问题解答:用人单位被员工申请劳动仲裁,用人单位属于被申请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参加劳动仲裁程序:1、与劳动者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2、未和解的,用人单位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4、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1)私自会见劳动者、代理人,或者接受劳动者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2)是本案劳动者或者劳动者、代理人的近亲属的;(3)与本案劳动者、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4)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5、收到书面通知,按时到庭。被申请人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6、劳动者需要提供的证据由用人单位掌握的,用人单位在仲裁庭要求的指定期限内提供证据。7、仲裁庭裁决前先行调解的,可以配合调解达成调解协议,仲裁庭制作调解书。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8、用人单位对于终局裁决不服的,需要有证据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撤销裁决后,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9、用人单位对终局裁决以外的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的,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10、仲裁裁决书或者仲裁调解书已经失生效的,按规定的期限履行。逾期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后,应当在五日内将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被申请人收到仲裁申请书副本后,应当在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答辩书。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答辩书后,应当在五日内将答辩书副本送达申请人。被申请人未提交答辩书的,不影响仲裁程序的进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三条仲裁员有下列情形之一,应当回避,当事人也有权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提出回避申请:(一)是本案当事人或者当事人、代理人的近亲属的;(二)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三)与本案当事人、代理人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裁决的;(四)私自会见当事人、代理人,或者接受当事人、代理人的请客送礼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回避申请应当及时作出决定,并以口头或者书面方式通知当事人。《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六条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视为撤回仲裁申请。被申请人收到书面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中途退庭的,可以缺席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十九条当事人提供的证据经查证属实的,仲裁庭应当将其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劳动者无法提供由用人单位掌握管理的与仲裁请求有关的证据,仲裁庭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提供。用人单位在指定期限内不提供的,应当承担不利后果。《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一条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仲裁申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二条仲裁庭在作出裁决前,应当先行调解。调解达成协议的,仲裁庭应当制作调解书。调解书应当写明仲裁请求和当事人协议的结果。调解书由仲裁员签名,加盖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印章,送达双方当事人。调解书经双方当事人签收后,发生法律效力。调解不成或者调解书送达前,一方当事人反悔的,仲裁庭应当及时作出裁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九条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书、裁决书,应当依照规定的期限履行。一方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照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受理申请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执行。
律师解答
1.当债务人在收到支付令15日内既不书面异议也不履行时,债权人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会采取查询、冻结存款,扣留、提取收入,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财产等...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判刑之后不能申请取保候审,符合条件可申请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等获得相对自由。法律解析:取保候审是刑事诉讼期间的一种强制措施,是司法机关对未被逮捕...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员工辞职老板不给工资,可通过与老板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以及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维权。法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因工伤被公司辞退,劳动者可申请仲裁维权。法律解析:劳动者因工伤应享受相应待遇,用人单位在工伤期间不能随意解除劳动合同,只有在劳动者存在严重违反规...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保证金数额确定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包括保证诉讼活动、犯罪嫌疑人社会危险性、案件性质情节、可能判罚轻重及经济状况等,且起点为一千元。2.能否...查看全文
公司被收购后,员工赔偿问题需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及具体情况确定。若收购导致劳动合同无法继续履行,用人单位应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查看全文
公司若无力偿还债务,是可以申请破产的。当公司出现资不抵债,明显缺乏清偿能力,或有明显丧失清偿能力可能时,即可向人民法院提出破产申请。申请时,需提交破产申请书和有...查看全文
员工猝死,公司所需赔偿金额需依具体情况而定。若被认定为工伤,丧葬补助金为6个月的统筹地区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供养亲属抚恤金按照职工本人工资的一定比例发给...查看全文
用人单位无端解雇员工,需依法进行赔偿。若员工符合《劳动合同法》规定的无过错情形,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应按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赔偿金。经济补偿...查看全文
失业保险金申请领取流程如下:首先,失业人员应在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之日起60日内,持本人身份证明、就业失业登记证、终止或解除劳动关系证明等材料,到受理其失业保险业...查看全文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