骗取贷款罪的中介怎么定罪
律师解答
1.当中介涉及骗取贷款罪时,定罪不能简单一概而论,得从多方面仔细分析。从主观来讲,中介得是故意为之,明明清楚借款人达不到贷款要求,还热心帮忙去骗贷。
2.客观上呢,中介会做出一些帮倒忙的事儿,比如提供假资料、虚构事实来协助骗贷。
3.在实际司法情况中,若中介是贷款诈骗的共犯,那就按骗取贷款罪相关规定来定罪量刑。要是中介单独犯事,比如伪造材料上的印章,可能就涉及伪造印章相关罪名。
4.此外,还得看中介在骗贷行为里的作用大小。要是主要策划者或者起到关键推动作用,那刑罚肯定会更重些。
律师解答
(一)关于主观方面认定
中介要构成骗取贷款罪,主观上得是故意的。也就是说,中介得清楚知道借款人实际上是不符合贷款条件的,但还是积极地去帮借款人骗贷款。比如,中介了解借款人收入不稳定、信用记录差等不符合贷款要求的情况,却依然帮其编造虚假信息去申请贷款。
(二)关于客观方面认定
在客观行为上,中介实施了一些帮助骗取贷款的行为,像提供虚假资料或者虚构事实等。例如,中介为借款人编造虚假的工作证明、收入流水等材料,或者虚构借款人的经营项目等情况,以此来让银行等金融机构相信借款人符合贷款条件。
(三)关于共犯及单独犯罪的认定
1.共犯情况:如果中介是贷款诈骗的共犯,那就按照骗取贷款罪的相关规定来定罪量刑。比如说,中介和借款人商量好一起骗贷款,中介负责提供虚假材料、协助办理手续等,这种情况下中介就是共犯。
2.单独犯罪情况:要是中介单独构成犯罪,比如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来制作虚假贷款材料,那就可能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等相关罪名。
(四)关于作用大小对刑罚的影响
还得考虑中介在整个骗取贷款行为里的作用大小。如果中介是主要策划者,从头到尾策划怎么骗贷款,或者在骗贷过程中起了关键推动作用,那刑罚可能就会比较重;要是中介只是起到一些辅助作用,刑罚相对可能会轻一些。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以欺骗手段取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给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造成特别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的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
律师解答
中介涉及骗取贷款罪的定罪,确实需多方面考量。
1.主观故意是关键。中介需明知借款人不符合贷款条件,却仍积极协助骗取贷款,这种故意心态是认定的重要依据。
2.客观行为需明确。包括为骗取贷款提供虚假资料、虚构事实等帮助行为,这些具体行为是定罪的重要支撑。
3.犯罪身份及情节要分清。若为贷款诈骗共犯,按骗取贷款罪规定定罪量刑;若单独构成犯罪,如伪造印章则涉相关罪名。同时,中介在骗取贷款行为中的作用大小,像是否主策划、是否起关键推动作用等,对确定刑罚至关重要。
建议加强对中介行业的监管,规范其业务操作流程。金融机构也应严格审核贷款材料,从源头上防范此类犯罪风险。
律师解答
结论:
中介涉及骗取贷款罪的定罪需综合多方面考量,包括主观故意、客观行为、是否为共犯、单独构成犯罪的情况以及在骗取贷款行为中的作用大小等。
法律解析:
1、主观方面,中介需明知借款人不符合贷款条件还故意协助骗取贷款,这体现其主观恶意。
2、客观上,实施提供虚假资料、虚构事实等帮助行为是重要判定依据。
3、若为贷款诈骗共犯,按骗取贷款罪相关规定定罪量刑;若单独构成犯罪,如伪造相关材料印章,可能涉及伪造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等。
4、中介在骗取贷款行为中的作用大小对刑罚确定至关重要,主要策划者或起关键推动作用的,刑罚可能更重。
在实际生活中,涉及中介骗取贷款的情况较为复杂,不同案件有不同特点。如果您遇到相关法律问题或对中介骗取贷款罪的具体判定存在疑惑,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主观故意认定:中介需明知借款人不符合贷款条件仍协助骗取贷款,这种故意是定罪关键。例如,清楚借款人收入不达标却帮忙编造虚假收入证明。
2.客观行为表现:实施提供虚假资料、虚构事实等帮助行为。比如,协助编造虚假的资产证明材料提交给银行。
3.共犯与单独犯罪:若为贷款诈骗共犯,按骗取贷款罪定罪量刑;若单独犯罪,如伪造印章等,则可能涉及相关特定罪名。
4.作用大小考量:根据中介在骗取贷款行为中的角色,如是否主策划、是否起关键推动作用等来确定刑罚轻重。
提醒:
中介在从事相关业务时,务必确保信息真实,避免参与任何协助骗取贷款的行为,否则将面临严重法律后果。不同案情法律适用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