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结业不发工资怎么解决
律师解答
当遇到公司结业却不发工资这种情况,可按以下办法应对:
1.主动和公司负责人或者人事部门聊聊,搞清楚工资啥时候发以及不发的原因,而且要把沟通的情况记录好。这样万一后面有啥问题,咱也有个依据。
2.要是沟通没啥效果,那就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反映。反映的时候得带上能证明你在这公司干活以及工资多少的证据,像劳动合同、工资条这些。监察部门会去查,催公司把工资发给你。
3.要是监察部门处理完还是没解决,就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注意仲裁时效是一年,从你知道权利被侵害那天开始算。仲裁时准备好考勤记录、工作任务单等证据。
4.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公司还不发工资,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让法律帮你把工资要回来。
律师解答
(一)尝试与公司沟通:当遇到公司结业不发工资的情况,首先要主动和公司负责人或者人事部门进行沟通。在沟通时,清楚询问工资发放的具体期限以及不发放的原因,并且要保留好这次沟通的记录。比如可以通过录音、聊天记录等方式留存,以备后续可能用到。
(二)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要是和公司沟通之后没有得到满意的结果,那就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投诉的时候,需要提供一些能够证明你和公司存在劳动关系以及工资具体数额的证据,像劳动合同、工资条这些都是很重要的证明材料。劳动监察部门在接到投诉后,会展开调查,督促公司按照规定发放工资。
(三)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如果劳动监察部门介入处理后,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就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要注意的是,仲裁是有时效限制的,时效为一年,这个时间是从你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害那天开始计算。在仲裁的过程中,要准备充分的证据来支持自己的诉求,例如考勤记录、工作任务单等相关材料。
(四)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当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如果公司仍然不履行支付工资的义务,那么你就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通过法律的强制手段,来维护自己获得工资的合法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五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不愿协商、协商不成或者达成和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不愿调解、调解不成或者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本法另有规定的外,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律师解答
公司结业不发工资,员工可通过多种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1.尝试沟通:主动与公司负责人或人事部门交流,明确工资发放期限及原因,同时妥善保留沟通记录,这有助于后续维权。
2.投诉处理:若沟通没有效果,可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投诉时要准备好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数额的证据,劳动监察部门会展开调查并督促公司发放工资。
3.申请仲裁:若监察处理后问题仍未解决,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仲裁时准备好考勤记录、工作任务单等证据。
4.强制执行:仲裁裁决书生效后,公司若仍不履行义务,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建议员工在整个过程中注意收集和保存证据,依法依规维护自身权益。
律师解答
结论:
若公司结业不发工资,可先沟通协商,沟通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若仍未解决可申请仲裁,仲裁后公司不履行义务可申请法院强制执行。
法律解析:
1、与公司沟通协商是第一步,明确工资发放期限及原因并保留记录,这有助于后续维权时有清晰的过程说明。
2、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时,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是必要的,劳动监察部门有职责介入调查并督促公司履行支付工资义务,这是基于劳动保障相关法律法规对劳动者权益的保护。
3、申请仲裁有一年时效限制,从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准备考勤记录、工作任务单等充分证据能增加仲裁胜诉几率,仲裁裁决生效后具有法律效力。
4、若公司不履行仲裁裁决,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能保障劳动者最终拿到应得工资。
若在面对公司结业不发工资的情况时有任何疑问或需要进一步的法律帮助,建议及时咨询专业律师或相关法律机构。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沟通协商:与公司相关负责人或人事部门沟通,明确工资发放期限及原因,并保留沟通记录,这是较为温和且可能快速解决问题的方式。
(2)劳动监察投诉:若沟通无效,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提供劳动合同、工资条等关键证据,借助劳动监察部门的力量督促公司支付工资。
(3)申请仲裁:劳动监察处理无果时,可申请仲裁。注意仲裁时效为一年,从知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准备考勤记录、工作任务单等充分证据以支持诉求。
(4)强制执行:仲裁裁决生效后公司仍不履行,可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提醒:
保留各类证据至关重要,不同案情细节可能影响处理结果,如有疑问可咨询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