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中的工资标准是多少
律师解答
工伤赔偿里的工资标准,一般是职工因工作受伤或者得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具体有下面几种情况:
1.要是职工工资比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还高,那就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来算。
2.要是职工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就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3.如果没办法确定职工本人的工资,那就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来算。
这里要注意哦,工资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这些。总之呢,要以工伤前的实际工资作为标准,这样才能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比如说,有的职工平时工资高,超出了规定比例,就按相应比例算;有的职工工资低,也有对应的计算标准;实在搞不清工资的,也有办法确定赔偿工资标准。
律师解答
工伤赔偿里的工资标准,一般是职工在因工作受伤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况:
1.要是职工工资比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高300%,那就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来算;
2.要是职工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就按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3.要是没办法确定职工本人工资,就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算。
这里说的工资,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各种收入。总之,计算工伤赔偿工资要以工伤发生前的实际工资为依据,这样才能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工伤赔偿中工资标准的确定,对于保障工伤职工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一般来说,该工资标准是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具体情况如下:
1.若职工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这种情况下,会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来计算赔偿工资。
2.若职工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则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3.若无法确定职工本人工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计算。
这里的工资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总之,要以工伤前的实际工资为准,切实保障工伤职工应得的权益。
律师解答
工伤赔偿里的工资标准,一般是职工在因工作受伤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的平均月工资。具体情况分这么几种:
1.要是职工的工资比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还高,那就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来计算赔偿工资。
2.要是职工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就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3.如果没办法确定职工本人的工资,那就按照统筹地区职工的平均工资来算。
这里要注意啦,工资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这些。总之呢,工伤赔偿的工资要以工伤发生前的实际工资为依据,这样才能保障工伤职工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