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利侵权损害赔偿四种方式有哪些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按权利人实际损失确定赔偿,这要求权利人细致收集因侵权致产品销量下滑、利润减少等方面证据,精准呈现损失与侵权的直接关联。比如保留销售数据、财务报表等资料。
(2)以侵权人获利确定赔偿,需全面掌握侵权人侵权产品的销售数据、价格和成本等关键信息,从而准确算出其侵权利润。
(3)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倍数确定赔偿,要先找到该专利合法许可使用的情况作为参照,再依据侵权情节严重程度等因素来确定合适倍数。
(4)法定赔偿是兜底方式,法院综合专利类型、侵权手段、持续时间等情节,在法律规定幅度内酌定赔偿额。
提醒:
遭遇专利侵权,确定损害赔偿方式时要注重证据收集;不同赔偿方式计算依据有别,建议咨询以结合具体案情选合适方式。
律师解答
以权利人实际损失定赔偿:因侵权致产品销量降、利润减等,得有证据表明损失和侵权有关联。
像我曾接触的案子,权利人就靠详实数据证明了损失。
按侵权人获利确定赔偿:从侵权行为中赚的利润,通过侵权产品销量、售价、成本算出。
参考专利许可费倍数定赔偿:存在合法许可使用,就参照许可费倍数,结合侵权情节判定数额。
法定赔偿:损失、获利、许可费都难确定时,法院依专利类型、侵权情节等酌情定赔偿。
律师解答
结论: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有按权利人实际损失、侵权人获利、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倍数、法定赔偿这四种确定方式。
法律解析:
当遭遇专利侵权时,若能证明因侵权行为致使产品销量下滑、利润降低等实际损失,且存在因果关系,可按此索赔;若无法清晰算出自己损失,也可计算侵权人从侵权行为中获取的利润作为赔偿依据,通过其侵权产品的销量、价格和成本来计算。若该专利曾有合法许可使用的情况,还能参照许可费倍数来确定赔偿数额,倍数要综合侵权情节等因素。要是权利人损失、侵权人获利及专利许可使用费都难以确定,法院会依据专利类型、侵权情节等,在法定幅度内酌情判定赔偿金额。专利侵权情况复杂,若你在这方面有困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一)实际损失计算时,权利人要注重收集能证明销量减少、利润降低以及与侵权行为存在因果关系的证据,像销售数据报表、市场调研报告等。
(二)计算侵权人获利,要尽可能获取侵权产品准确的销量、价格和成本信息,可通过调查侵权人财务账目、销售渠道等途径实现。
(三)参考专利许可使用费倍数确定赔偿,要梳理清楚该专利合法许可使用的具体情况,包括许可费金额、范围等,为合理倍数判定提供支撑。
(四)面对法定赔偿,权利人可以主动向法院提供专利类型价值、侵权行为恶劣程度等相关证据,辅助法院酌情确定合适赔偿数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七十一条规定,侵犯专利权的赔偿数额按照权利人因被侵权所受到的实际损失或者侵权人因侵权所获得的利益确定;权利人的损失或者侵权人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的,参照该专利许可使用费的倍数合理确定。对故意侵犯专利权,情节严重的,可以在按照上述方法确定数额的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确定赔偿数额。权利人的损失、侵权人获得的利益和专利许可使用费均难以确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专利权的类型、侵权行为的性质和情节等因素,确定给予三万元以上五百万元以下的赔偿。
律师解答
专利侵权损害赔偿的这四种方式各有特点且相辅相成,共同为专利权的保护提供有力支撑。
1.按权利人实际损失确定赔偿,旨在精准衡量侵权行为对权利人造成的直接经济影响。权利人要注重收集如产品销量数据、利润报表等证据,清晰呈现损失与侵权行为间的因果联系。同时,日常经营中应规范财务记录,以便在维权时能准确提供相关数据。
2.以侵权人获利确定赔偿,能有效遏制侵权人的逐利冲动。侵权人财务数据的获取是关键,权利人可通过调查取证等合法手段获取,若对方拒绝配合,可申请法院强制调取。
3.参照专利许可使用费倍数确定赔偿,为有许可使用情况的专利侵权赔偿提供参考。权利人需保留好专利许可合同等相关文件,在侵权发生时,及时提供给法院,协助法院结合侵权情节确定合理倍数。
4.法定赔偿是兜底方式。法院在综合考量多种因素时,权利人要充分举证说明专利价值、侵权严重程度等,为法院酌情裁判提供充足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