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诈骗定罪要素有哪些

2025-03-2727 人阅读

律师解答

律师解答

主观上,得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心思,想用骗术把东西归自己。这是和普通民事欺骗的重要区别。

客观方面,得有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举动,让受害者信以为真然后交出财物。像骗对方投资假项目等。

从结果看,受害者真的因为受骗交出财物,财产受损,而且受损和骗术有直接关联。

犯罪对象得是公私财物,骗别的利益一般不算诈骗罪。满足这些才构成诈骗罪。

律师解答

结论:
同时具备主观非法占有目的、客观实施欺骗行为、造成被害人财产损失且对象为公私财物这些要素,才构成诈骗罪。
法律解析:
从主观方面看,非法占有目的是诈骗罪的核心主观要件,体现行为人恶意骗取财物的意图。客观上,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行为是常见手段,以此误导被害人做出错误财产处分决定。例如骗称有稀缺商品诱骗买家付款。结果要素强调诈骗行为与财产损失的直接关联,即损失是因诈骗行为导致。犯罪对象限定为公私财物,若涉及非财物利益,不按诈骗罪论处。

在生活中,若对某种行为是否构成诈骗罪存疑,或遭遇可能涉及诈骗的情况,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准确判断、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诈骗罪的定罪要素的确涵盖主观、客观、结果及犯罪对象等方面。

非法占有目的作为主观关键要素,体现了行为人恶意获取公私财物的意图,是认定诈骗犯罪的重要起点。为准确判断,司法实践中需综合行为人的行为过程、事后表现等多方面证据来认定。

客观实施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行为,使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是诈骗罪的核心行为特征。对此,要加强对交易等行为过程的调查,核实是否存在欺骗手段及被害人的认知情况。

被害人实际处分财产并造成损失,且与诈骗行为有直接因果关系,是认定犯罪的结果依据。应通过严谨证据链条确定损失产生与诈骗行为的关联性。

犯罪对象限于公私财物,若涉及其他利益需根据具体法律规定判断。在司法实践中,要精准界定财物范围。准确把握这些要素,才能正确认定诈骗罪。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主观上的非法占有目的极为重要。若行为人没有此目的,即便行为有欺骗性,也不能认定为诈骗罪。比如在商业合作中因失误传递错误信息,但无非法占有对方财物意图,就不属于诈骗。

(2)客观行为的虚构事实和隐瞒真相形式多样。像虚假宣传产品功效,诱导消费者购买,就符合这一要素。这一行为需达到使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并处分财产的程度。

(3)结果要素强调因果关系。被害人的财产损失必须是因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导致,若财产损失另有原因,则不能认定构成诈骗罪。

(4)犯罪对象限定为公私财物。例如骗取他人提供的劳务等非财物利益,通常不构成诈骗罪。

提醒:
生活中遇到疑似诈骗情况,要注意判断对方是否具备上述要素。不确定时,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关于主观方面,要留意行为人是否从一开始就有通过不正当手段把别人公私财物变成自己的想法。比如以各种借口借钱,却根本没打算还,可能就有非法占有目的。

(二)客观行为上,关注有无虚构事情、隐瞒实际情况。像有人号称有稀缺商品出售,收了钱却不发货,就是常见情形。

(三)结果要素方面,重点看被害人是不是因为错误认知真的给了财物,自己还确实遭受了财产损失。

(四)明确犯罪对象是不是财物。要是骗取的是劳务等其他利益,就不符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诈骗、入户诈骗、携带凶器诈骗、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相关法律咨询

  • 诈骗180万坐几年牢

    律师解答
    结论:诈骗180万属数额特别巨大,一般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量刑会因具体情节有所不同。法律解析:依据刑法,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查看全文

  • 诈骗金额在100万以上判多少年

    律师解答
    1.诈骗金额达100万以上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法律,诈骗公私财物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会被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查看全文

  • 诈骗案中间人不知情且未获利承担责任吗

    律师解答
    结论:一般情况下,诈骗案中间人不知情且未获利通常不承担刑事责任,但在民事方面可能承担一定补偿责任,需结合实际案情判断。法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查看全文

  • 非法集资上下级怎么定罪量刑

    律师解答
    非法集资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和集资诈骗罪,在共同犯罪里,上级和下级依其在犯罪中的作用定罪量刑。对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上级多为主犯,起组织、领导作...查看全文

  • 微信诈骗2千可以立案吗

    律师解答
    1.微信诈骗2千通常无法按诈骗罪立案,诈骗罪“数额较大”标准是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2.未达诈骗罪立案标准,可按治安案件处理。依《治安管理处罚法》,诈骗者...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出轨可以定罪吗

    出轨行为本身通常并不直接构成犯罪。在现行法律体系下,单纯的出轨即与婚外异性发生不正当两性关系,一般属于道德调整范畴。然而,如果出轨行为具备特定情形,则可能触犯...查看全文

    2025-04-2813次浏览
  • 被诈骗后公安立案未解决怎么办

    若遭遇诈骗且公安已立案但问题尚未解决,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保持与负责案件的公安机关的密切沟通,及时了解案件进展情况。询问办案人员目前侦查工作所处阶段,如是否已...查看全文

    2025-04-2814次浏览
  • 开发商合同诈骗可以退一赔三吗

    开发商若存在合同诈骗行为,是否适用“退一赔三”需视具体情形而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在商品房买卖合同纠纷中,若出卖人订立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具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合...查看全文

    2025-04-2615次浏览
  • 诈骗案一年没结案该怎么办

    诈骗案若一年仍未结案,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向承办案件的公安机关了解案件进展缓慢的原因,看是否存在证据收集困难、案件复杂等合理因素。若认为公安机关拖延办案,可...查看全文

    2025-04-2613次浏览
  • 诈骗罪怎么定义从犯行为

    从犯是指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犯罪分子。对于诈骗罪中从犯行为的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在行为表现上,从犯可能未直接实施诈骗的核心行为,如未参与...查看全文

    2025-04-2416次浏览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