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诈骗罪从犯认定需符合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或辅助作用的条件。
法律解析:
在诈骗罪的共同犯罪里,起次要作用的从犯是虽直接实施诈骗行为,但情节比主犯轻,像在犯罪中作用不大、行为强度小、对危害结果起次要作用,如在诈骗团伙协助收集简单信息。起辅助作用的从犯不直接参与犯罪实行,而是为犯罪创造有利条件,比如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目标等,像提供虚假身份证明文件。认定从犯要综合考虑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和实际参与程度。如果遇到涉及诈骗罪从犯认定等相关法律问题,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律师解答
1.诈骗罪从犯认定有两类情况。一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直接实施诈骗行为但情节比主犯轻,在犯罪过程里作用不大、行为强度小,对危害结果起次要作用,像在诈骗团伙中协助主犯收集简单信息。
2.二是起辅助作用,不直接参与具体犯罪实行行为,为共同犯罪实施创造有利条件,表现为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目标、排除障碍、事前通谋事后隐匿罪犯或窝藏赃物等,如提供虚假身份证明文件。
3.认定从犯要综合考虑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和实际参与程度等因素。对于起次要作用的从犯,应教育其认识行为错误,量刑时从轻处罚;对于起辅助作用的从犯,要切断其与犯罪的关联,加强法律教育,量刑根据其辅助行为的危害程度合理判定。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是认定诈骗罪从犯的条件之一。这类行为人虽直接实施诈骗行为,但情节比主犯轻,在犯罪过程里作用不大、行为强度小,对危害结果的发生仅起次要作用,像在诈骗团伙中协助主犯收集简单信息。
(2)起辅助作用同样可认定为从犯。这类人不直接参与具体犯罪实行行为,而是为共同犯罪创造有利条件,表现为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犯罪目标等,如为诈骗分子提供虚假身份证明文件。认定从犯需综合考量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实际参与程度等因素。
提醒:
若涉及诈骗罪案件,不同案情下从犯认定有差异,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明确行为性质:判断在共同诈骗犯罪中是起次要作用还是辅助作用。若直接实施诈骗但情节较主犯轻,如在犯罪过程中作用不大、行为强度小、对危害结果起次要作用,则可能是起次要作用的从犯;若不直接参与具体实行行为,而是为犯罪实施创造有利条件,如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目标等,则属于起辅助作用的从犯。
(二)综合考量因素:认定从犯时,要综合考虑其在犯罪中的地位,以及实际参与犯罪的程度等多方面因素。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或者辅助作用的,是从犯。对于从犯,应当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
律师解答
1.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可认定为诈骗罪从犯。虽直接实施诈骗行为,但相比主犯情节较轻,像在犯罪里作用不大、行为强度小、对危害结果起次要作用,如在诈骗团伙协助收集简单信息。
2.起辅助作用也能认定。不直接参与犯罪实行,而是为犯罪创造条件,如提供犯罪工具、指示目标、排除障碍、事前通谋事后隐匿罪犯或窝藏赃物,像提供虚假身份证明文件。认定时需综合考量其在犯罪中的地位和参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