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商业诈骗中的合同诈骗罪,金额判定对定罪与量刑至关重要,个人和单位诈骗金额有不同的数额分级标准,且以实际骗取数额计算。
法律解析:
在合同诈骗罪里,金额是关键的定罪量刑依据。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30万至50万元以上属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标准各地有别;单位实施合同诈骗,数额20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特别巨大标准各地结合实际确定。司法实践以行为人实际骗取数额计算诈骗金额,合同标的额作为量刑情节考虑,判定需依据相关司法解释并结合具体案件事实。若遇到商业诈骗相关法律问题,为更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合同诈骗罪中诈骗金额的划分对定罪和量刑至关重要。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30万至50万元以上属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标准各地有别。
(2)单位实施合同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特别巨大标准由各地结合实际确定。
(3)司法实践里,诈骗金额按行为人实际骗取数额计算,合同标的额可作为量刑情节参考。判定时要依据相关司法解释,结合具体案件事实认定。
提醒:
商业活动中要警惕合同诈骗风险,遭遇疑似诈骗情况,需依据实际案情具体分析,建议及时咨询以获得专业法律支持。
律师解答
(一)个人需明确不同金额区间对应的定罪情况,3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30万至5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特别关注当地数额特别巨大的标准。
(二)单位实施合同诈骗,要知晓数额20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同时留意当地数额巨大和特别巨大的标准。
(三)在司法活动中,涉及金额判定时,以行为人实际骗取数额计算,并且将合同标的额作为量刑情节参考。
(四)判定诈骗金额需依据相关司法解释,结合具体案件事实认定。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高级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结合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在前款规定的数额幅度内,共同研究确定本地区执行的具体数额标准,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备案。
律师解答
1.商业诈骗常涉及合同诈骗等罪名,合同诈骗罪中金额判定影响定罪与量刑。
2.个人诈骗,3万以上属数额较大,30-50万以上是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标准各地有别。
3.单位合同诈骗,20万以上属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特别巨大标准各地自定。
4.司法上,诈骗金额按实际骗取数额算,合同标的额作量刑参考,判定要结合司法解释与案件事实。
律师解答
商业诈骗中合同诈骗罪的金额判定对定罪量刑十分关键。个人诈骗公私财物3万元以上为数额较大,30万至50万元以上为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标准各地有别;单位实施合同诈骗,数额在20万元以上属数额较大,数额巨大和特别巨大标准也依各地实际确定。司法实践以行为人实际骗取数额计算诈骗金额,合同标的额作量刑情节。
解决措施与建议:
1.司法人员需精准掌握各地关于合同诈骗罪数额标准的规定,结合相关司法解释,确保准确判定。
2.办案过程中要全面收集证据,准确认定行为人实际骗取数额,合理考量合同标的额。
3.公众应增强法律意识,了解合同诈骗金额判定标准,提高防范商业诈骗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