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若公司恶意欠薪,工人可按以下步骤维权:
一是收集证据,像劳动合同、工资条等,以此证明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和工资数额。
二是先和公司协商支付欠薪,协商无果则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公司限期支付。
三是可申请仲裁,需在知道权益受损一年内提交书面申请。
四是若对仲裁结果不满,除特殊情况,可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
律师解答
结论:
公司恶意拖欠工人工资,工人可收集证据,依次通过与公司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等步骤维权。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等相关法律,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工人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能证明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和工资数额,为维权奠定基础。与公司协商是解决纠纷的友好方式;劳动监察部门有权责令公司限期支付拖欠工资;劳动争议仲裁是重要的法定程序,需在规定的一年时效内提出书面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在法定期限内可向法院起诉。工人通过这些合法途径,能有效维护自身的劳动权益。若在维权过程中遇到复杂问题或不确定如何操作,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更精准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证据收集是维权基础。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能证实劳动关系与工资数额,是后续维权的关键支撑。有了这些证据,能明确双方权利义务,为维权提供有力依据。
(2)协商是解决纠纷的优先选择。工人先与公司沟通,要求支付工资,这种方式成本低、效率高,有助于维持与公司的良好关系。
(3)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是行政救济途径。部门责令公司限期支付,利用行政权力促使公司履行义务。
(4)申请仲裁是重要的法律程序。需在规定时间内提出书面申请,仲裁结果具有一定法律效力。
(5)诉讼是最终保障。对仲裁结果不服,可在规定时间内向法院起诉,通过司法审判维护权益。
提醒:
工人维权需注意证据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同时要严格遵守仲裁和诉讼的时间规定,不同案情解决方式有差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公司恶意拖欠工人工资,工人可采取多途径维权。核心在于按步骤收集证据,并利用协商、投诉、仲裁、诉讼等手段保障权益。
1.收集证据是维权基础。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工作证等,证明与公司的劳动关系和工资数额。
2.先尝试与公司协商,要求支付拖欠工资。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由其责令公司限期支付。
3.可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书面申请。
4.若对仲裁结果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可在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工人应及时收集证据,依次尝试协商、投诉、仲裁和诉讼,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律师解答
(一)收集证据时,除列举的材料外,若有工作群聊天记录、同事证人证言等能证明工作情况和工资约定的,也可一并收集。
(二)与公司协商要注意保留聊天记录、通话录音等协商过程的证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应准备好相关证据材料,按要求填写投诉表格。
(三)申请仲裁时,确保书面仲裁申请内容完整,包括双方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等。
(四)向法院起诉时,要严格遵守15日的时间限制,准备好起诉状和相关证据。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