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但母亲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也可随父亲生活:(1)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母亲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不宜随母亲生活的,如母亲的经济能力及生活环境对抚养子女明显不利的,或母亲的品行不端不利于子女成长的,或因违法犯罪被判服刑不可能抚养子女的等等。二、对两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首先应由父母双方协议决定。因此,当父母双方对抚养未成年子女发生争议时,法院应当进行调解,在当事人双方自愿、合法的前提下,协商决定:未成年子女由父方抚养,或随母方生活,或者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由父母双方轮流抚养,对上述几种抚养方式的解决,法院都是可以准许的。如果当事人双方因子女抚养问题达不成协议时,法院应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根据有利于子女健康成长的原则妥善地作出裁决。父母均要求直接抚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一)已做绝育手术或者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二)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三)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四)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者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父母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直接抚养子女,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者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者外孙子女的,可以作为父或者母直接抚养子女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三、对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孩子,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应当尊重孩子的真实意愿。但是这并不是说八周岁以上未成年孩子可以随意选择随谁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母同争抚养权,且双方都具有抚养孩子的条件时,才考虑孩子个人的意见。【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律师解答
结论:遗弃孩子情节轻微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警告;情节恶劣的,构成遗弃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被遗弃孩子可追究父母刑事责任并要求支付抚养...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收集假离婚证据可从沟通记录、证人证言、视听资料、实际生活状况等方面着手,且收集证据需合法合规。法律解析: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在法律层面没有“假离...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签订含两孩抚养安排的离婚协议,要在子女抚养、财产分割、债务分担等方面明确约定,确保协议自愿合法。法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离婚协议...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一方不同意离婚,另一方走起诉离婚是可行的。法律解析:婚姻自由包含离婚自由,当双方对离婚意见不一致时,想离婚的一方有权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起离婚诉讼...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离婚后女方是否付孩子抚养费取决于孩子抚养权归属,若男方直接抚养孩子,女方要负担部分或全部抚养费;若女方获得抚养权,男方支付抚养费。法律解析:根据法...查看全文
离婚时债权债务的分割方式如下:对于债权,若为夫妻共同债权,通常由双方协商确定分割方式,可按份额分配,也可约定一方享有全部债权,另一方获得相应补偿。协商不成的,可诉至...查看全文
离婚时欠款的处理需遵循相关法律规定及原则。首先,要明确欠款的性质。若为夫妻共同债务,根据现行法律,应由夫妻双方共同承担偿还责任。夫妻共同债务通常包括为家庭日...查看全文
离婚判决书不存在失效一说。离婚判决书是法院对离婚案件依法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裁判文书。一旦生效,其确定的婚姻关系解除等内容即永久有效。生效后的离婚判决书...查看全文
父母离婚后,子女依然享有继承权。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子女与父母之间的血缘关系并不因父母婚姻关系的解除而改变。在法定继承中,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有权继承父母的...查看全文
起诉离婚时,若女方欲争取孩子抚养权,可从多方面着手。首先,证明自身具备稳定的经济收入,这是保障孩子生活质量的关键因素。例如,提供工资流水、收入证明等,以证实有足够...查看全文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