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不发工资条如何赔偿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企业不发工资条违反《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有义务书面记录工资支付相关信息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同时支付工资时要给劳动者个人工资清单。
(2)虽然法律没明确不发工资条具体赔偿标准,但因不发工资条给劳动者造成损失,企业需承担赔偿责任,像劳动者无法核对工资明细影响权益主张等。
(3)劳动者面对企业不发工资条情况,可先与企业协商索要。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责令企业改正。若造成实质性损害,还能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提醒:
企业应依法发放工资条,劳动者遇到企业不发工资条情况,注意保留能证明工资支付情况的证据,必要时依法维权。
律师解答
结论:
企业不发工资条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法律虽未明确具体赔偿标准,但给劳动者造成损失的,企业应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可通过协商、投诉、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维护权益。
法律解析:
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用人单位需书面记录工资相关信息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支付工资时要向劳动者提供个人工资清单。所以企业不发工资条是违法的。由于法律未明确不发工资条的赔偿标准,一般只有在给劳动者造成如难以核对工资明细、影响权益主张等损失时,企业才需承担赔偿责任。劳动者可先与企业协商索要工资条,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让企业改正。若企业行为造成实质性损害,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要求赔偿损失。若你遇到企业不发工资条的情况,想了解更详细的维权流程和注意事项,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一)劳动者应先尝试与企业友好协商,清晰表明自己需要工资条用于核对工资明细等合理需求,要求企业按照规定提供工资条。
(二)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劳动监察部门有权力也有职责责令企业改正不发工资条的行为。
(三)要是企业的行为给劳动者带来实质性损害,例如影响劳动者权益主张等,劳动者可以选择通过劳动仲裁或者诉讼的途径,要求企业赔偿相应损失。
法律依据: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六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将工资支付给劳动者本人。劳动者本人因故不能领取工资时,可由其亲属或委托他人代领。用人单位可委托银行代发工资。用人单位必须书面记录支付劳动者工资的数额、时间、领取者的姓名以及签字,并保存两年以上备查。用人单位在支付工资时应向劳动者提供一份其个人的工资清单。
律师解答
1.企业不发工资条是违法的。按相关规定,单位得书面记录工资数额、支付时间、领取人姓名和签字,且保存两年备查,发工资时要给劳动者个人工资清单。
2.法律没明确不发工资条的赔偿标准,若给劳动者造成损失,像难核对明细影响权益主张等,企业要担责。
3.劳动者可先协商要工资条,不行就找劳动监察责令改正,有实质损害可仲裁或诉讼索赔。
律师解答
企业不发工资条确实违反相关法律规定。这一行为侵害了劳动者的知情权,使得劳动者难以清楚了解自身工资构成及发放情况,不利于其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1.从法律要求看,相关规定明确用人单位需书面记录工资相关信息并保存备查,支付工资时要向劳动者提供个人工资清单。企业不发工资条,显然未履行法定义务。
2.关于赔偿标准,虽法律未明确,但造成劳动者损失的,企业应担责。如劳动者因无工资条难以核对明细,影响权益主张等。
针对企业不发工资条的情况,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劳动者主动与企业协商,要求提供工资条;二是协商不成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促使企业改正;三是若企业行为造成实质性损害,劳动者可通过劳动仲裁或诉讼,要求企业赔偿损失,以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