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争议终审后多久可以拿到赔偿金
律师解答
劳动争议终审判决后,对方主动履行判决的,会在判决指定的履行期限内支付赔偿金,期限在判决书中明确,常见为十日或十五日等。
若对方逾期未履行,权利人应采取以下措施:
1.在规定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内(通常为两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这能确保权利得到法律保障,及时启动执行程序。
2.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会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财产等多种执行措施。权利人应积极配合法院工作,提供被执行人财产线索,助力法院快速执行。
3.执行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若被执行人有足额财产且配合执行,能较快拿到赔偿金;若财产查找困难或存在执行异议等复杂情况,时间会延长。权利人要有一定耐心,持续关注执行进展,与法院保持沟通。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劳动争议终审判决后,若对方主动履行,应在判决指定的履行期限内支付赔偿金,这是其法定义务。明确的履行期限给予了责任方合理时间去完成赔付,保障了判决的有序执行。
(2)若对方逾期未履行,权利人在两年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维护自身权益的关键举措。这一规定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避免因时间拖延影响权益实现。
(3)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采取的查询、冻结、划拨等执行措施,是法律赋予的强制手段,旨在确保权利人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执行速度因多种因素而异,体现了执行过程的复杂性。
提醒:
密切关注对方履行情况,在规定时效内申请强制执行;若执行遇复杂情况,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密切关注判决指定的履行期限。在期限快到期时,可以尝试与对方沟通,友好提醒其履行支付赔偿金的义务,保留好沟通记录。
(二)若对方逾期未履行,及时准备申请强制执行的材料。材料一般包括强制执行申请书、生效法律文书副本、申请人的身份证明等,在两年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内提交给法院。
(三)积极协助法院执行工作。主动向法院提供被执行人的财产线索,例如银行账户信息、房产信息、车辆信息等,有助于加快执行进程。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六条规定,申请执行的期间为二年。申请执行时效的中止、中断,适用法律有关诉讼时效中止、中断的规定。前款规定的期间,从法律文书规定履行期间的最后一日起计算;法律文书规定分期履行的,从最后一期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法律文书未规定履行期间的,从法律文书生效之日起计算。
律师解答
劳动争议终审判决后,要是对方主动履行,一般会在判决指定的履行期内给赔偿金,这个期限判决书中会写明,常见是十日内或十五日内等。
要是对方逾期没履行,权利人要在规定的申请执行时效期内(一般两年)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后,会采取查询、冻结、划拨财产等执行措施。
执行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像被执行人财产状况、配合程度等。有足额财产且无阻碍,可能很快拿到赔偿金;财产查找难或有执行异议等复杂情况,时间会延长。
律师解答
结论:
劳动争议终审判决后,对方主动履行会在判决指定履行期限内支付赔偿金;逾期未履行,权利人应在两年内申请强制执行,执行速度受多种因素影响。
法律解析: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终审判决具有法律效力。当对方主动履行时,需在判决书中明确写明的履行期限内支付赔偿金,常见为十日内或十五日内等。若对方逾期不履行,权利人在两年的申请执行时效期间内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是保障自身权益的合法途径。法院受理执行申请后,有权运用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财产等多种执行措施。被执行人财产状况良好且积极配合执行,赔偿金能较快拿到;反之,财产查找困难或存在执行异议等复杂情况,执行时间就会延长。如果大家在劳动争议判决执行方面遇到困惑,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