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一)工资计算:工人自动离职,工资按实际工作天数与合同约定工资标准计算,单位要在解除或终止合同时一次性付清。
(二)损失赔偿:若自动离职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可要求赔偿,从工资扣除赔偿费用,每月扣除不超当月工资20%,扣除后剩余工资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三)经济补偿:若因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报酬等违法情形致工人离职,工人可主张经济补偿。
法律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六条因劳动者本人原因给用人单位造成经济损失的,用人单位可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要求其赔偿经济损失。经济损失的赔偿,可从劳动者本人的工资中扣除。但每月扣除的部分不得超过劳动者当月工资的20%。若扣除后的剩余工资部分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则按最低工资标准支付。
律师解答
1.工人自动离职,工资按实际工作天数和合同约定标准算,单位应在解除或终止合同时一次付清。
2.若自动离职致单位受损,单位可要求赔偿,能从工资扣除赔偿费,但每月扣除不超当月工资20%,且扣除后剩余工资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
3.若因单位违法如未及时足额付酬等致工人离职,工人可依法主张经济补偿。
解决措施和建议:单位应规范工资核算与支付流程,确保按规定及时付清工资。当工人自动离职造成损失时,依法依规扣除赔偿费用。工人遇到单位违法情形要及时保留证据,通过合法途径主张经济补偿。
律师解答
结论:
工人自动离职,工资按实际工作天数和合同约定标准计算支付,单位应在解除合同时一次付清。若离职造成单位损失,单位可扣除部分工资赔偿,但有限制。因单位违法导致离职,工人可主张经济补偿。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和《工资支付暂行规定》,工资支付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工人自动离职,其付出劳动就应获得相应报酬,所以工资按实际工作天数和合同约定标准计算,且单位要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若自动离职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有权利要求赔偿。不过为保障劳动者基本生活,法律规定每月扣除部分不超当月工资20%,且扣除后剩余工资不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而当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行为时,工人离职依法可主张经济补偿,这是对劳动者合法权益的保护。如果遇到此类劳动纠纷相关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具体解决办法。
律师解答
1.工人自动离职,工资按实际工作天数和合同约定标准算,单位要在解除合同时一次性付清。
2.若自动离职给单位造成损失,单位可要求赔偿,能从工资扣除费用,但每月扣除不超当月工资20%,且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
3.若因单位违法,如未及时足额付酬致工人离职,工人可依法要经济补偿。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工人自动离职时,工资计算依据为实际工作天数和劳动合同约定标准,用人单位要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时一次性付清。这保障了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权益,确保工资发放的及时性和完整性。
(2)若自动离职给用人单位带来损失,单位可要求赔偿,能从工资中扣除费用,但每月扣除上限为当月工资的20%,且扣除后剩余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此规定平衡了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双方的利益。
(3)当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等违法行为致使工人离职,工人有权依法主张经济补偿。这是对用人单位违法行为的约束,保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提醒:
工人离职应依法依规,避免给自身和单位带来不必要损失。不同情况对应法律处理有差异,建议咨询以精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