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追究恶意拖欠工资刑事责任,要满足特定条件并按法定程序进行。
法律解析:
恶意拖欠工资构成犯罪需满足相应条件,若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却不支付,数额较大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就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里数额较大有明确界定,如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或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程序方面,劳动者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责令支付后用人单位仍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会移送案件至公安机关,之后经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起诉,最终由法院审判。如果遇到恶意拖欠工资的情况且不确定是否符合追究刑事责任的条件,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追究恶意拖欠工资刑事责任有明确条件。当用人单位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手段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却不支付,且数额较大,同时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后仍拒不支付时,便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这里对数额较大有具体界定,如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劳动报酬且数额在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或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劳动报酬且数额累计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
(2)在程序方面,劳动者需按法定流程维权。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由其责令用人单位支付工资。若用人单位依旧不支付,劳动行政部门会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之后,公安机关进行立案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由法院审判并定罪量刑。
提醒:
追究恶意拖欠工资刑事责任需符合法定条件和程序,不同案件情况可能有差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收集证据:劳动者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劳动报酬数额、用人单位恶意拖欠行为的证据,比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聊天记录等。
(二)投诉举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详细说明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情况,配合调查。
(三)等待处理: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支付后,若单位仍不支付,案件会移送公安机关。后续积极配合公安机关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和法院审判工作。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六条之一规定,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或者有能力支付而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支付仍不支付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律师解答
1.追究恶意欠薪刑事责任,需满足特定条件。以转移财产等方式逃避支付,或有能力却不支付且数额较大,经政府部门责令仍不支付,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较大指欠一名劳动者三月以上报酬超五千元至两万元,或欠十名以上劳动者报酬累计超三万至十万元。
2.程序方面,劳动者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责令后单位仍不支付,案件会移送公安。公安立案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最终法院审判量刑。
律师解答
恶意拖欠工资追究刑事责任,需满足特定条件并按法定程序进行。条件方面,若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报酬,或有能力支付却不支付,数额较大且经政府有关部门责令仍不支付,构成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数额较大标准为拒不支付一名劳动者三个月以上劳动报酬且达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或拒不支付十名以上劳动者报酬且累计数额在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
程序上,劳动者先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支付,若用人单位仍不支付,会移送公安机关。之后由公安机关立案侦查,检察院审查起诉,最后由法院审判定罪量刑。
为保障劳动者权益,劳动者自身要增强证据意识,保留好劳动合同、工资条等证据。劳动行政部门应加强监管,及时处理投诉。司法机关需严格执法,确保恶意欠薪者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