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品·法律知识库

免费的普法网站

取保候审期间如何计算

2025-05-082 人阅读

律师解答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期限自办案机关宣布并送达决定书起算,最长不超十二个月。公检法三机关在案件侦查、起诉、审判阶段可分别采取该措施,各机关决定的期限单独计算。
2.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规定,住址等信息变动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并保证随传随到。期限届满时,办案机关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
3.为保障取保候审制度顺利实施,被取保候审人应增强法律意识,严格遵守规定,及时报备信息变化。办案机关要规范流程,在期限届满时及时解除措施,避免侵犯当事人合法权益。同时要加强沟通协作,确保各阶段取保候审工作有序衔接。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取保候审期限从宣布并送达决定书开始计算,最长不超十二个月。这明确了起始点和时间上限,保障被取保候审人的权益,避免无限期限制自由。
(2)公检法三机关在不同阶段可分别采取取保候审措施,期限单独计算。这体现了不同司法阶段的独立性和专业性,使各机关能根据自身工作进度决定合适的期限。
(3)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规定,住址等变动要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执行机关,并保证随传随到。这是为了确保案件侦查、起诉和审判的顺利进行。
(4)期限届满,办案机关应及时解除取保候审,以维护被取保候审人的合法权益。

提醒:被取保候审人务必严格遵守相关规定,若违反可能会被取消取保候审。不同案件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了解具体应对策略。

律师解答

(一)了解取保候审起算时间和最长期限。从办案机关宣布并送达决定书起算,最长不超十二个月,心中有数,避免期限超时而未处理。
(二)知晓各机关可单独决定取保候审期限。案件在不同阶段,公检法三机关可分别采取该措施且期限单独算,要关注各阶段期限变化。
(三)严格遵守取保候审规定。住址等信息变动时,24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保证随传随到,否则可能面临不利后果。
(四)期限届满时关注解除情况。若办案机关未及时解除,可主动询问,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七十九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在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解除取保候审、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取保候审、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期限从办案机关宣布并送达决定书时开始算,最长不超十二个月。

2.案件侦查、起诉、审判时,公检法可分别采取取保候审,期限单独算。如公安决定十二个月,移送检察院后,检察院还能再定十二个月。

3.被取保候审人住址等信息变动要在二十四小时内报告,保证随传随到。期限到了,办案机关应及时解除。

律师解答

结论:
取保候审期限从宣布并送达决定书起算,最长期限十二个月,公检法可分别决定且期限单独计算,被取保候审人需遵守规定,期限届满应及时解除。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取保候审期限有明确的计算方式和时长限制。从办案机关宣布并送达取保候审决定书时开始计算,最长不超过十二个月。在案件不同阶段,公检法三机关各自有权力决定取保候审,并且各机关决定的期限是单独计算的。被取保候审人也有相应义务,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变动时,要在二十四小时内向执行机关报告,还要保证随传随到。当取保候审期限届满,办案机关有责任及时解除取保候审。了解这些法律规定,能让大家清楚取保候审的具体要求和流程。如果对取保候审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惑,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进行咨询。

相关法律咨询

  • 取保候审2个多月了还会起诉吗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2个多月有被起诉的可能。取保候审只是刑事强制措施,并非意味着案件结束。2.起诉与否取决于案件具体情况和证据收集。若侦查机关认定犯罪事实清...查看全文

  • 取保候审律师收费价格是多少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律师收费无固定标准,受案件复杂程度、律师资历经验和当地经济水平等因素影响,有按阶段收费和按件收费两种方式。2.收费情况因地区经济水平而异,...查看全文

  • 取保候审的可以开车到别的城市吗

    律师解答
    1.取保候审期间未经执行机关批准开车去别的城市是不被允许的。被取保候审者未经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这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2.若有前...查看全文

  • 取保候审后还未结案怎么办

    律师解答
    取保候审作为刑事强制措施,期限最长十二个月,期限届满且案件未办结时应及时解除,执行机关需通知被取保候审人和有关单位。在取保候审期间,若司法机关继续侦...查看全文

  • 刑事案件中有哪些可取保候审情况

    律师解答
    结论:刑事案件中,满足特定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取保候审,如可能轻判、无社会危险性、身体特殊状况、羁押期限问题以及需复议复核等情况。法律解析:根...查看全文

相关法律知识

  • 试用期期间公司可以不交社保吗

    试用期期间公司需依法为员工缴纳社保。根据现行法律法规,劳动关系一旦确立,用人单位就有义务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试用期包含在劳动合同期限内,因此,即便处于试用期,公...查看全文

    2025-05-083次浏览
  • 丈夫被强制执行期间能离婚吗

    在丈夫被强制执行期间,是能够离婚的。离婚途径主要有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两种。协议离婚需夫妻双方就离婚、子女抚养、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并签订书面离婚...查看全文

    2025-05-082次浏览
  • 工作期间晕倒算不算工伤

    工作期间晕倒是否算工伤需视具体情况而定。根据现行有效的法律法规,若晕倒系因工作原因直接导致,比如在高强度工作任务下突发身体不适晕倒,或者因工作环境中的有毒有...查看全文

    2025-05-077次浏览
  • 煤矿工人工伤期间工资核算标准

    煤矿工人工伤期间工资核算遵循相应标准。依据现行法律法规,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查看全文

    2025-05-0710次浏览
  • 工伤病休期间工资怎么开

    工伤病休期间工资发放遵循相关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查看全文

    2025-05-076次浏览
成都律品科技 蜀ICP备18025242号-1

首页

电话咨询 / ¥29

20分钟内法律问题电话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