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十年以上追诉时效根据法定最高刑确定,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追诉时效二十年。
2.追诉期限计算有不同情况。通常从犯罪之日起算;犯罪行为连续或继续的,从终了之日起算;追诉期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算。
3.存在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形。公检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控告,公检法应立案却不立案的。
解决措施和建议:司法机关应严格按照规定准确计算追诉时效,确保案件处理合法。公民若遭遇犯罪侵害,要及时向公检法机关提出控告,维护自身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追诉时效的长短取决于法定最高刑。当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时,追诉时效为十五年;若法定最高刑是无期徒刑、死刑,追诉时效则为二十年。
(2)追诉期限的起算点有不同规定。一般情况下从犯罪之日起算;若犯罪行为呈连续或继续状态,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算。
(3)若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算。
(4)存在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形,公检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后,犯罪人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以及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公检法机关应立案却不予立案的。
提醒:涉及刑事案件追诉时效较为复杂,不同案情对应解决方案不同,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1.追诉期也就是追诉时效,十年以上追诉时效按法定最高刑算。法定最高刑是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十五年;法定最高刑是无期徒刑、死刑,追诉时效为二十年。
2.追诉期限从犯罪当天起算;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从行为结束日起算。在追诉期内又犯罪,前罪追诉期从犯后罪当天起算。
3.公检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不受追诉期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控告,应立案却不立案,也不受限制。
律师解答
结论:
十年以上追诉时效依法定最高刑而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追诉时效十五年,为无期徒刑、死刑则二十年,计算从犯罪之日起,连续或继续状态犯罪从行为终了日起算,期间再犯罪前罪追诉期从犯后罪日起算,特定情形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追诉时效根据法定最高刑来确定。当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时,设置十五年的追诉时效;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时,追诉时效为二十年。这样规定是为了在保障法律威严的同时,考虑到时间对证据收集等方面的影响。追诉期限的起算点一般是犯罪之日,但对于有连续或继续状态的犯罪行为,从行为终了之日起算更为合理,能全面考量犯罪的实际情况。若在追诉期内又犯罪,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算,体现了对持续违法犯罪行为的严肃态度。而公检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审判,以及被害人控告应立案而未立案的情况,不受追诉期限限制,是为了保障司法公平和被害人权益。如果大家在追诉时效等法律问题上还有疑惑,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一)明确追诉时效:当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时,追诉时效是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时,追诉时效是二十年。
(二)确定计算起始点:一般情况下追诉期限从犯罪之日起算;若犯罪行为有连续或继续状态,从犯罪行为终了之日起算。
(三)注意追诉期限中断:在追诉期限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重新计算。
(四)了解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情况:公检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后,逃避侦查或审判的,以及被害人在追诉期内提出控告,公检法机关应立案而不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
(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
(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
(四)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