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商业贿赂涉及多个罪名且立案标准不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达三万元以上,应予立案追诉;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个人向公司、企业等单位工作人员行贿数额三万元以上,单位行贿二十万元以上,应立案追诉。受贿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或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且有特定较重情节,构成受贿罪;行贿三万元以上,或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且有特定情形,构成行贿罪。
为防范商业贿赂,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管,建立健全反商业贿赂制度,对员工开展法律培训,提高法律意识。监管部门要加大执法力度,对商业贿赂行为及时查处,形成有效震慑。同时,加强社会监督,鼓励公众举报商业贿赂行为,共同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商业贿赂涉及多个罪名,各罪名立案标准有别。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中,受贿数额达三万元以上,就会被立案追诉。
(2)对非国家工作人员行贿罪,个人行贿数额三万元以上,或单位行贿数额二十万元以上,应立案追诉。
(3)受贿罪方面,受贿数额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或者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且有特定较重情节的,构成犯罪。
(4)行贿罪,行贿数额三万元以上,或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且存在特定情形的,构成犯罪。
提醒:商业贿赂风险多,企业和个人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勿触碰红线,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专业法律分析。
律师解答
商业贿赂涉及多个罪名,立案标准有别。
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3万元以上,应立案追诉。
为不正当利益行贿,个人行贿3万元以上、单位行贿20万元以上,应立案。
受贿3万-20万元,或1万-3万元且有较重情节,构成受贿罪。
行贿3万元以上,或1万-3万元且有特定情形,构成行贿罪。
律师解答
结论:
商业贿赂涉及多个罪名,各罪名立案标准不同,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行贿,以及国家工作人员受贿、行贿均有相应的数额和情节认定标准。
法律解析:
在商业贿赂中,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达三万元以上就会被立案追诉。若为谋取不正当利益,个人向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工作人员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单位行贿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的,同样会被立案追诉。对于国家工作人员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或者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且有特定较重情节的,构成受贿罪;行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或者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且有特定情形的,构成行贿罪。这些规定旨在打击商业贿赂行为,维护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如果您在商业活动中遇到涉及商业贿赂相关的问题,不清楚自身行为是否违法或合法权益是否受到侵害,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一)企业和个人要建立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对资金往来做好详细记录,避免出现不明资金交易,以防止陷入商业贿赂风险。
(二)加强员工法律培训,让员工了解商业贿赂相关罪名及立案标准,提高法律意识,在业务活动中自觉遵守法律规定。
(三)在商业活动中,保持公平公正的原则,不通过行贿等不正当手段获取利益,遇到对方索贿等情况要及时拒绝并保留证据。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贪污贿赂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贪污或者受贿数额在三万元以上不满二十万元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数额较大”,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贪污数额在一万元以上不满三万元,具有特定情形的,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三百八十三条第一款规定的“其他较重情节”,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