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一)对于实际使用房屋但未办理产权登记的情况,应尽快按照规定向不动产登记机构申请办理产权登记,以保障自身对房屋的合法所有权。
(二)若基于合法合同关系使用房屋,要严格遵守合同约定,在合同到期前,可与对方协商是否续约,若要续约需重新签订合同明确权利义务。
(三)若发现房屋存在产权争议,首先尝试与相关方进行友好协商,明确各自的权利和责任;若协商无果,及时收集相关证据,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产权纠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发生效力;未经登记,不发生效力,但是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依法属于国家所有的自然资源,所有权可以不登记。
律师解答
1.房屋超过20年不必然归使用者,房屋所有权的确立以登记为准,依据相关法律,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等经依法登记才发生效力。
2.若使用者基于租赁、借用等合法合同使用房屋,仅拥有合同约定期限内的使用权,若通过违法手段占有房屋,即便使用达20年也无法获得所有权。即便实际使用达20年,未办理合法产权登记手续,也不能取得房屋所有权。
3.针对产权争议问题,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可通过与相关方协商的方式,友好沟通明确产权归属;若协商不成,可通过诉讼途径,请求法院依据事实和法律判定房屋产权的归属。
律师解答
结论:
房屋超过20年不必然归使用者,所有权以登记为准,有产权争议可协商或诉讼明确归属。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经依法登记才发生效力。所以房屋所有权的确立要看登记情况,并非使用时长。就算有人实际使用房屋达20年,但没办理合法产权登记手续,也无法取得所有权。如果使用者是基于租赁、借用等合法合同关系使用房屋,享有的只是合同约定期间的使用权。要是通过违法手段占有房屋,更不可能因使用20年就获得所有权。当遇到产权争议时,可通过协商方式友好解决,也能通过诉讼途径,让法院明确产权归属。若您在房屋产权方面存在疑惑或遇到相关纠纷,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得准确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房屋所有权的确立遵循登记原则,依法登记才会使不动产物权的设立、变更、转让和消灭产生效力。即便有人使用房屋长达20年,若没有完成合法的产权登记,也不能成为房屋的所有者。
(2)当使用者是依据租赁、借用等合法合同关系使用房屋时,其仅在合同约定的期间内拥有使用权,所有权仍归原产权人。
(3)若是通过违法手段占有房屋,无论使用时间多久,都不能因时长达到20年就获得房屋所有权。
(4)遇到产权争议情况,可以通过协商或法律诉讼的方式来明确房屋的产权归属。
提醒:使用房屋时应重视产权登记,避免因未登记或违法占有带来产权纠纷,有产权争议建议及时咨询以分析解决方案。
律师解答
1.房屋使用超20年,不意味着就归使用者。房屋所有权看登记,不动产产权经登记才有效,没办合法登记,即便用了20年也拿不到所有权。
2.基于租赁、借用等合同使用房屋,只有合同期内的使用权。违法占有房屋,用再久也无法获所有权。
3.遇到产权争议,可协商或诉讼来明确归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