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流水如何认定
律师解答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流水认定需遵循不同情形下的规则。
首先,金融机构流转资金,以账户进出账记录为依据,扣除合法交易金额确定实际流水,多账户多笔交易累计计算。这能准确反映犯罪所得在金融体系内的流转规模。
其次,非传统金融机构流转资金,参照类似规则并结合交易记录、电子数据等证据综合判断。由于支付方式多样,灵活运用证据可确保认定准确。
最后,实物犯罪所得流转中的资金交易记录也纳入认定。像收购、销售价格及支付流水等,只要证据充分关联,就能清晰证明资金流转与掩饰隐瞒行为的直接联系。
认定时要严格审查证据,确保认定过程合法准确,从而有力打击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对于通过金融机构流转的资金,认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流水以相关账户进出账记录为依据,扣除合法交易金额,多账户多笔交易需累计计算。这确保了犯罪所得流水认定的准确性,避免将合法资金混入犯罪所得数额中。
(2)非传统金融机构流转的资金,因其交易方式的多样性和灵活性,需参照类似规则,结合多种证据综合判断。这样能适应复杂的支付环境,不让犯罪分子利用新型支付手段逃避法律制裁。
(3)实物形式犯罪所得流转中的资金交易记录也被纳入认定范围。只要证据充分且有关联性,就能明确资金流转与犯罪行为的直接联系,防止以实物交易掩盖犯罪所得的情况发生。
提醒:
涉及此类案件需注意收集和保留完整准确的交易记录等证据,以准确认定犯罪所得流水。情况复杂时建议咨询法律专业人士。
律师解答
(一)对于金融机构流转资金,仔细核对账户进出账记录,通过排查合法交易金额,得出实际犯罪所得流水。比如先梳理账户交易明细,找出与正常业务有关的款项并扣除。
(二)非传统金融机构流转资金,全面收集交易记录、电子数据等证据。像微信、支付宝等支付平台的交易信息,综合判断确定流水金额。
(三)实物犯罪所得,重视其流转中的资金交易记录。例如收购犯罪所得物品时的支付凭证等,确保证据能证明资金与掩饰行为的直接联系。
法律依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四条规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的数额,应当以实施掩饰、隐瞒行为时为准。收购或者代为销售财物的价格高于其实际价值的,以收购或者代为销售的价格计算。多次实施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行为,未经行政处罚,依法应当追诉的,犯罪所得、犯罪所得收益的数额应当累计计算。
律师解答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流水认定,看行为人协助转移等涉及犯罪所得的资金流转数。
通过金融机构流转的资金,依据账户进出账记录,扣除合法交易金额确定实际流水,多账户多交易就累计计算。
非传统金融机构流转的资金,参考类似规则,结合交易记录等证据判断。
实物犯罪所得流转中的资金交易记录,像收购销售价格及支付流水等,也在认定范围,关键是证据充分且有关联。
律师解答
结论:
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流水认定,依资金流转途径和形式不同,有不同规则且注重证据。
法律解析:
对于通过金融机构流转的资金,以账户进出账记录为基础,扣除合法交易金额后确定实际流水金额,多账户多笔交易需累计计算。非传统金融机构流转的资金,参照类似规则结合证据综合判断。实物犯罪所得流转中的资金交易记录同样纳入认定范围。这些认定规则是为了准确界定掩饰、隐瞒犯罪所得行为的规模和程度,维护法律秩序。法律规定严格且细致,旨在不放过任何违法犯罪行为。若在实际生活中,遇到涉及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流水认定相关的困惑,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了解自身权益和义务,避免陷入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