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后可以诉讼赔偿吗
律师解答
(一)对于劳动仲裁:
终局裁决下,用人单位不能起诉,劳动者若不服,15日内可向法院起诉。
非终局裁决时,双方不服都能在15日内起诉。
(二)对于商事仲裁:
通常裁决作出后不能就同一纠纷起诉。
出现仲裁协议无效、程序违法等法定情形,可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之后重新诉讼,若仲裁裁决被撤销,胜诉方可主张赔偿。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第九条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裁决被人民法院依法裁定撤销或者不予执行的,当事人就该纠纷可以根据双方重新达成的仲裁协议申请仲裁,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
律师解答
仲裁情况多样。普通仲裁通常一裁终局。劳动仲裁里,终局裁决下用人单位不能起诉,劳动者不服能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起诉;非终局裁决,双方不服都能在规定时间起诉。
商事仲裁裁决作出后,同一纠纷起诉法院不受理。不过,像仲裁协议无效等法定情况,可申请撤销裁决,之后重新诉讼解决。若裁决撤销,胜诉方新诉讼中能主张赔偿。
律师解答
结论:
仲裁后能否诉讼赔偿因仲裁类型及具体情况而定,劳动仲裁和商事仲裁规则不同。
法律解析:
劳动仲裁方面,终局裁决下用人单位不能起诉,劳动者有十五日的起诉期;非终局裁决则双方均可在规定期限内起诉。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及双方平等的救济权利。商事仲裁实行一裁终局,裁决后法院通常不受理同一纠纷起诉,但在仲裁协议无效等法定情形下,当事人可申请撤销裁决,之后重新诉讼,若裁决被撤销胜诉方可主张赔偿。这种规定旨在维护仲裁的权威性和公正性,同时给予当事人合理的法律救济途径。如果在仲裁或后续诉讼赔偿等法律问题上有疑惑,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劳动仲裁方面,终局裁决下用人单位无起诉权,这是为了保障劳动者权益及时实现,避免用人单位滥用诉讼权利拖延。而劳动者有起诉的权利,可在规定时间内寻求司法救济。
非终局裁决时,双方都能在规定期限起诉,体现公平原则,双方都有进一步争取权益的机会。
(2)商事仲裁秉持一裁终局,旨在高效解决纠纷。但在法定特殊情况时,允许当事人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之后重新进入诉讼程序。若裁决被撤销,胜诉方在新诉讼中主张赔偿合理,因为之前的裁决已不具有效力。
提醒:
遇到仲裁后是否能诉讼赔偿的问题,要先明确仲裁类型,并且注意不同仲裁类型下的期限等关键规定,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法律人士。
律师解答
仲裁后能否诉讼赔偿因仲裁类型和具体情形而异。
1.劳动仲裁方面:终局裁决下,用人单位无起诉权利,劳动者若不服,可在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起诉;非终局裁决时,双方若对裁决不满,都能在规定期限内向法院起诉。建议劳动者和用人单位都应密切关注仲裁裁决结果及起诉期限,及时维护自身权益。
2.商事仲裁方面:裁决作出后,通常法院不受理同一纠纷的起诉。不过,在仲裁协议无效、仲裁程序违法等法定情形下,当事人可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之后重新诉讼解决纠纷,若仲裁裁决被撤销,胜诉方还能在新诉讼中主张赔偿。当事人在进行商事仲裁前,务必确保仲裁协议的有效性,在仲裁过程中注意程序合法性,若发现问题及时保留证据,以便必要时申请撤销仲裁裁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