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工伤后,不管何时离职大多都有赔偿,但不同阶段赔偿有差异。
2.认定工伤并确定伤残等级后离职,可获相应赔偿。有伤残的话,能得一次性工伤医疗和就业补助金,分别由基金和单位支付,标准由省级政府定。
3.停工留薪期内离职,或影响待遇及后续费用承担。
4.建议完成工伤认定等程序,明确赔偿标准后,结合自身情况决定是否及何时离职。
律师解答
结论:
工伤后离职一般有赔偿,但不同阶段离职赔偿情况不同,建议完成工伤认定等程序、明确赔偿标准后再决定是否及何时离职。
法律解析: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认定工伤并鉴定伤残等级后离职,若有伤残可获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前者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后者由用人单位支付,具体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若在停工留薪期内离职,可能影响停工留薪期待遇,离职时间也会影响后续康复治疗等费用承担。因此,员工应在完成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程序,明确各项赔偿标准后,结合自身情况决定离职事宜。如果您在工伤赔偿和离职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将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工伤后无论何时离职通常都有赔偿,但不同阶段离职赔偿差异较大。认定工伤并确定伤残等级后离职,若存在伤残情况,可获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前者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后者由用人单位支付,标准由省级政府制定。
(2)若在停工留薪期内离职,会影响停工留薪期待遇的获取。同时,离职时间也可能对后续康复治疗等费用的承担产生影响。
(3)为保障自身权益,建议在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程序完成,明确各项赔偿标准后,结合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离职及离职时间。
提醒:工伤赔偿涉及多方面因素,不同案情赔偿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详细分析。
律师解答
(一)认定工伤和鉴定伤残等级后离职,有伤残的可获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前者由工伤保险基金出,后者由用人单位给,标准按省级政府规定。因此要了解当地具体标准,提前做好赔偿金额的预估。
(二)停工留薪期内离职会影响待遇,还可能影响后续康复治疗费用承担。所以要等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程序完成,明确赔偿标准后,再结合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离职及时间。
法律依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规定,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律师解答
1.工伤后无论何时离职通常都有赔偿,但不同阶段离职赔偿情况不同。认定工伤并鉴定伤残等级后离职,有伤残者可获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分别由工伤保险基金和用人单位支付,标准由省级政府规定。
2.若在停工留薪期内离职,可能影响停工留薪期待遇,离职时间也会影响后续康复治疗等费用承担。
3.建议等工伤认定、劳动能力鉴定等程序完成,明确各项赔偿标准后,再综合自身情况决定是否离职及离职时间,以保障自身权益,获得应有的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