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一)若发现有人实施虚假诉讼行为,要及时收集并固定相关证据,像涉及虚假陈述的书面材料、聊天记录、转账记录等,以便后续向公安机关提供。
(二)向有管辖权的公安机关进行报案,详细、准确地描述虚假诉讼的具体情况,包括时间、地点、涉及人员等信息。
(三)积极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如实回答询问,提供所知悉的全部情况。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规定,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律师解答
1.虚假诉讼罪指用捏造事实发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损害他人权益的行为。
2.有以下情形应立案追诉:法院因捏造事实采取保全措施;法院开庭审理受干扰;法院基于捏造事实作出裁判等;多次以捏造事实提起诉讼;曾因此被采取措施或受刑事追究;其他妨害司法或损害他人权益的情况。
3.发现此类犯罪,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律师解答
结论:
虚假诉讼罪是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有多种情形会被立案追诉,发现此类犯罪行为可向公安机关报案。
法律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了虚假诉讼罪,旨在维护司法秩序和他人合法权益。致使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或行为保全措施、开庭审理受干扰、基于捏造事实作出裁判文书等多种情形均符合立案追诉标准。这些情形反映出虚假诉讼对司法活动的正常开展和他人权益的严重影响。比如有人为了非法占有他人财产,编造虚假债务关系提起诉讼,这不仅浪费司法资源,还可能使他人合法财产面临损失。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或怀疑存在虚假诉讼行为,一定要重视。为了更好地维护自身权益和司法公平,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相关事宜,我也随时为大家提供专业的法律帮助。
律师解答
1.虚假诉讼罪是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此行为严重干扰司法活动正常进行,破坏司法公信力,侵害他人合法权益,必须受到法律制裁。
2.解决措施和建议:首先,司法机关要加强对民事诉讼案件的审查力度,提高对虚假诉讼行为的识别能力,尤其是对于可能存在捏造事实的案件重点关注。其次,加大对虚假诉讼罪的宣传力度,通过典型案件例子向社会普及该罪的危害和法律后果,起到警示作用。最后,鼓励公众积极举报虚假诉讼行为,对于查证属实的举报人给予一定奖励,形成全社会共同打击虚假诉讼罪的良好氛围。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虚假诉讼罪危害极大,它通过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不仅破坏了司法秩序的正常运行,还可能严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比如,使法院基于虚假事实进行财产保全或行为保全,这会让无辜者的财产等权益受到不当限制。
(2)导致法院开庭审理、作出裁判文书等情况,会干扰司法活动的正常开展,浪费司法资源,也可能让错误的结果影响当事人的生活和事业。
(3)多次实施虚假诉讼或者曾因此被采取强制措施、受过刑事追究还继续实施的,主观恶性更大,更应受到法律制裁。
(4)当发现虚假诉讼犯罪行为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是维护司法公平和自身权益的重要途径。
提醒:在参与民事诉讼时应确保事实真实,避免因虚假诉讼面临法律责任。若怀疑遇到虚假诉讼,及时向公安机关反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