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一)首先仔细回忆这8年期间是否存在不可抗力事件,像是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等阻碍你及时维权,若有相关证据,可作为时效中断的证明材料。
(二)查看是否曾向劳动监察部门、工会等有关部门反映过工伤赔偿问题并请求权利救济,保留好当时的记录、反馈信息等,这也可能使仲裁时效中断。
(三)若用人单位曾有过同意履行义务的表示,比如书面承诺赔偿等,同样可构成时效中断。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自己的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律师解答
1.通常来说,维权不太容易。像工伤认定得在事故发生或确诊职业病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也是一年,从知道权益受损算起。你已离职8年还对工伤赔偿不满,很可能已过时效。
2.不过要是出现不可抗力、向相关部门求助、单位同意履行义务等让时效中断的情况,时效会重新计算;或因客观原因无法仲裁导致时效中止,原因消除后时效继续算。可证明这些情况有难度。总之,维权受时效阻碍大。
律师解答
结论:
工伤赔偿不满意且已离职8年,一般较难维权,面临较大时效障碍。
法律解析:
工伤认定需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也是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算。已离职8年,大概率已过这两个时效。不过,存在不可抗力、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用人单位同意履行义务等情形可导致时效中断,时效重新计算;因客观原因无法申请仲裁等正当理由会使时效中止,原因消除后时效继续计算。只是要证明这些情况存在并不容易。如果对自身工伤维权情况存在疑惑,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了解自身权益和可行的维权途径。
律师解答
在工伤赔偿维权中,时效是关键因素。已离职8年且对工伤赔偿不满意,确实大概率因过了工伤认定和劳动仲裁时效而难以维权。
为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应全面梳理过往经历,查看是否存在能导致时效中断或中止的情形。比如,回忆在时效期间有无因不可抗力影响主张自己的权利,是否向劳动监察等有关部门请求过权利救济,用人单位有无同意履行义务等。若有相关情况,需收集并保留好能证明的证据,如书面材料、沟通记录等。
其次,可咨询专业劳动法律师。律师凭借专业知识和经验,能更准确判断是否符合时效中断或中止条件,也能给予专业的维权策略和建议,以提升维权成功的可能性。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工伤认定和劳动仲裁都有明确的时效规定。通常,工伤认定需在特定时间内提出,劳动争议申请仲裁也有时效限制。在已离职8年的情况下,若无特殊情况,大概率已错过这两个关键时效。
(2)时效存在中断和中止的情形。当中断事由出现,如不可抗力等,时效会重新计算;因正当理由导致时效中止,原因消除后时效继续计算。然而,要证实这些情况并非易事。
提醒:
工伤赔偿维权需注意时效问题。若对赔偿有异议,应尽早了解相关时效规定并及时采取行动,以免因时效问题影响自身权益。若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