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职务侵占罪的追诉时效取决于法定最高刑。当数额较大,法定刑为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时,追诉时效是5年;数额巨大,法定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时效为10年;数额特别巨大,法定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追诉时效为15年或20年。
(2)离职3年是否对职务侵占行为追责,要判断对应量刑的追诉时效是否已过。若未过且司法机关未立案,依旧可以追究责任。
(3)若已过追诉时效,通常不再追诉。不过,若在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后,行为人逃避侦查或审判,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提醒:
涉及职务侵占行为追诉时效较复杂,不同案情对应情况不同,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判断职务侵占数额:确定该行为涉及的金额是属于数额较大、数额巨大还是数额特别巨大,以此对应不同的追诉时效。
(二)查看追诉时效:将离职3年的时间与对应量刑的追诉时效对比。若追诉时效未过且司法机关未立案,可进行追责;若已过追诉时效,通常不再追诉。
(三)考虑特殊情况:即使已过追诉时效,但如果在司法机关立案侦查或法院受理案件后,存在逃避侦查或审判的情况,仍可继续追责。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
律师解答
1.离职3年职务侵占是否追责,取决于追诉时效。职务侵占罪追诉时效和法定最高刑有关,数额较大判三年以下,追诉时效5年;数额巨大判三到十年,追诉时效10年;数额特别巨大判十年以上或无期,追诉时效15年或20年。
2.离职3年时,若对应量刑追诉时效没过且司法机关未立案,可追责;若已过,一般不再追诉。但在司法机关立案或法院受理后逃避侦查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律师解答
结论:
离职3年职务侵占是否追责取决于是否过追诉时效,若未过且司法机关未立案可追责,已过则一般不再追诉,但存在不受追诉期限限制的特殊情况。
法律解析:
职务侵占罪追诉时效和法定最高刑有关。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追诉时效5年;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时效10年;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追诉时效为15年或20年。离职3年后,若对应量刑的追诉时效未过,司法机关也未立案,该行为仍会被追责;若已过追诉时效,通常不再追诉。不过,要是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有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情况,不受追诉期限限制。如果遇到职务侵占相关法律问题,想了解具体的法律责任和处理方式,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1.离职3年职务侵占是否追责取决于追诉时效。职务侵占罪追诉时效根据法定最高刑确定,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追诉时效5年;数额巨大,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追诉时效10年;数额特别巨大,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追诉时效15年或20年。
2.若离职3年后,对应量刑的追诉时效未过且司法机关未立案,可进行追责。若已过追诉时效,通常不再追诉。不过,若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存在逃避侦查或审判的情况,则不受追诉期限限制。
3.建议司法机关对于职务侵占案件及时立案侦查,避免因时效问题影响追责。相关单位也应在发现问题后尽快采取行动,保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