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居住权认定:有书面合同的,按合同与登记情况,自登记时设立居住权。无合同的,结合水电费、物业费凭证及社区、邻居证明等认定连续居住20年情况。
2.房屋所有权:以不动产登记簿登记为准。因建造等事实取得,自行为成就时生效。我国不认可长期占有取得所有权,仅居住满20年不能获所有权,除非有合法买卖、继承等方式。
律师解答
结论:
居住满20年房屋的居住权和所有权认定需分别考量,居住权依书面合同及登记或居住时间证据认定,所有权以不动产登记簿登记为准,仅居住满20年通常不能取得所有权。
法律解析:
居住权方面,若存在书面合同,依据《民法典》规定,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按合同约定及登记情况认定。若没有合同,则需结合居住时间证据,像水电费、物业费缴纳凭证,社区或邻居证明等能证明连续居住20年的材料来认定。而房屋所有权,依据《民法典》,以不动产登记簿登记为准。因建造等事实行为取得房屋所有权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发生效力。我国不适用通过长期占有取得所有权制度,所以一般不能仅因居住满20年获得房屋所有权,除非通过合法买卖、继承等法定取得方式。如果在房屋居住权和所有权认定上存在疑问,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获得准确且专业的法律建议。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居住权的认定:有书面合同的居住权,依据合同约定并结合登记情况来认定,自登记时居住权设立。而无合同的情况下,需依靠居住时间证据,像水电费、物业费缴纳凭证,社区或邻居证明等,若能证明连续居住20年,有助于确定居住权。
(2)房屋所有权的认定:房屋所有权以不动产登记簿登记为准。若是因建造等事实行为取得房屋所有权,自事实行为成就时生效。我国不支持通过长期占有取得房屋所有权,不能仅凭借居住满20年就获得所有权,必须通过合法买卖、继承等法定方式。
提醒:
确定居住权和所有权要注重收集和保留相关证据。居住权与所有权的认定较复杂,不同情况对应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居住满20年房屋认定需综合多方面因素。居住权认定分情况处理,有书面合同的按合同约定及登记情况,自登记时设立居住权;无合同则结合居住时间证据,水电费、物业费缴纳凭证,社区或邻居证明等能证明连续居住20年。
房屋所有权以不动产登记簿登记为准,因建造等事实行为取得的,自事实行为成就时生效。我国不适用通过长期占有取得所有权制度,不能仅因居住20年获得所有权,需通过合法买卖、继承等法定方式取得。
建议如下:
1.为明确居住权,应签订书面合同并及时登记。
2.保存好居住时间相关证据,如水电费、物业费缴纳凭证等。
3.若想取得房屋所有权,通过合法买卖、继承等法定途径进行。
律师解答
(一)确定居住权方面
有书面合同的,按照合同约定,同时查看登记情况,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若没有合同,则收集居住时间证据,像水电费、物业费缴纳凭证,社区或邻居的证明等,以此证明连续居住20年。
(二)确定房屋所有权方面
以不动产登记簿登记为准。若是因建造等事实行为取得房屋所有权,自事实行为完成时生效。居住满20年通常不能仅以此获得所有权,要有合法买卖、继承等法定取得方式才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三百六十八条规定,居住权无偿设立,但是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设立居住权的,应当向登记机构申请居住权登记。居住权自登记时设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