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解散事由及其审查公司解散事由【解散事由】依《公司法》第181条,公司因下列原因解散:(1)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2)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决议解散;(3)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需要解散;(4)依法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或者被撤销;(5)人民法院依照本法第一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予以解散。(6)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不能解决的,持有公司全部股东表决权百分之十以上的股东,可以请求人民法院解散公司。公司有第(1)项情形的,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存续。有限责任公司须经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须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实践中绝大多数的公司都会根据本条的规定在其章程里规定公司的有关解散事由。当借款人或其担保人的公司章程里将“公司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作为公司解散的事由而规定时,调查或审查人员就应该特别关注公司的营业期限何时届满及其具体的其他解散事由了。《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二条规定,“公司有本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第(一)项情形的,可以通过修改公司章程而存续。依照前款规定修改公司章程,有限责任公司须经持有三分之二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股份有限公司须经出席股东大会会议的股东所持表决权的三分之二以上通过。”根据本条规定,假如借款人或其担保人的公司章程里将公司的营业期限届满或公司营业执照的有效期届满规定为公司的解散事由,公司要想继续经营或存续,也应该由股东修改公司章程来实现。而不是我行《公司授信业务操作规范指导书》规定的仅仅要求“客户使用授信前应出具《延长营业期限承诺函》(FJHXB- 4-GS120)”(且根据“《延长营业期限承诺函》(FJHXB-4-GS120)”的格式,只要“债务人(盖章)”和“担保人(盖章或签字)”)那么简单就能达到借款人或其担保人继续经营的目的。如果借款人及其担保人在《公司章程》里将《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一条的“(一)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或者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解散事由出现”(且将营业执照的有效期届满规定为公司解散的其他事由),则调查人员和审查人员就应该特别关注借款人或其担保人的营业期限和营业执照的有效期了,尤其是要关注我行的授信到期日或担保人的担保期限是否超过借款人或其担保人的营业期限和营业执照的有效期。对于超过的,则应该要求借款人或其担保人按照《公司法》的规定修改公司章程延长相关期限,或者缩短我行的授信期限,或者要求更换担保人,也可视情况不给予其授信。对于借款人或其担保人《公司章程》里规定有其他解散事由且可能会给我行的授信安全带来较大风险的,调查人员和审查人员等则应该视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来防范风险,或者向总行相关部门征求防范风险的意见和该采取的措施。对于借款人或其担保人在《公司章程》里没有将营业执照的有效期届满规定为公司解散事由的,则可要求借款人或其担保人出具在营业执照到期前或有效期届满前更换营业执照的承诺函。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一般情况下,审查起诉羁押期限为一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十五日,这是为保障案件审查质量同时兼顾效率。(2)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且符合速裁程序适...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一)对被不起诉人:在押人员立即释放恢复人身自由,刑事诉讼程序终止,不再被追究刑事责任,名誉权等权益获一定维护,且被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应解除相关措施。(...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一般情形下,检察院对监察机关、公安机关移送起诉的案件,应在一个月内作出决定,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十五日。这一规定为案件审查设定了基本时间框...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1.刑事审查起诉期限有明确规定且因案件情况不同而有差异。一般案件审查起诉期限为一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十五日。犯罪嫌疑人认罪认罚且符合速裁程...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刑事案审查起诉正常期限为一个月,重大、复杂案件可延长十五日。这体现了对不同案件情况的合理考量,保障司法资源的有效利用和案件处理的公正与效...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却不发放补偿金,劳动者可通过以下方式维护自身权益。首先,与公司进行沟通协商,明确表达诉求,要求其依法支付补偿金。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劳动监...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时,赔偿金标准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确定。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与清算存在显著区别。公司解散是指公司因法定事由出现而停止经营活动,开始走向终止的过程。解散事由包括公司章程规定的营业期限届满、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查看全文
法院通常不会直接判定公司解散。公司解散需满足法定情形并经法定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公司经营管理发生严重困难,继续存续会使股东利益受到重大损失,通过其他途径...查看全文
公司解散后,债务的处理遵循相关法律规定。首先,公司应依法成立清算组进行清算。清算组会清理公司财产,编制资产负债表和财产清单。对于公司所负债务,需按照法定顺序清...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