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购买到虚假酒类产品的消费者有权向商家索取相当于商品总价十倍或损失金额翻三番的补偿款;倘若增加的赔偿许可金额低于人民币1000元,则应按实值收取人民币1000元作为赔偿总额。消费者如果因为购置了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而遭受任何损害,他们既可向出售该食品的商家提出索赔诉讼,同样也能向生产厂家提出类似述求。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一百四十八条消费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损失,也可以向生产者要求赔偿损失。接到消费者赔偿要求的生产经营者,应当实行首负责任制,先行赔付,不得推诿;属于生产者责任的,经营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属于经营者责任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经营者追偿。生产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或者经营明知是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消费者除要求赔偿损失外,还可以向生产者或者经营者要求支付价款十倍或者损失三倍的赔偿金;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一千元的,为一千元。但是,食品的标签、说明书存在不影响食品安全且不会对消费者造成误导的瑕疵的除外。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1)回忆购买细节是基础步骤。购买时间、地点等信息,能帮助明确交易场景,为后续调查和维权确定方向,使相关部门能更快锁定目标。(2)寻找间接证据是补充...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卖假酒可能触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量刑依据销售金额、违法所得数额及情节严重程度而定。法律解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1.若造假酒情节轻不构成犯罪,市场监管部门会责令停售,没收产品,按货值金额比例罚款,有违法所得也会没收。2.若符合刑法规定,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处罚按...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1.售卖假酒销售额5万以下,可能涉及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或生产、销售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罪。按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销售额未达入罪标准,但会面临行政处...查看全文
可以,买到假酒,可以向工商部门投诉。也可以向商务部门投诉。如果数额较大,涉嫌犯罪的,可以向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报案,刑警队是不受理假酒报案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查看全文
售假贩劣之行为,理应全额返还受害人,且不限于“退一赔三”。依据《消费者权益保障法》,商家若在交易过程中存在故意欺骗之行为,消费者有权请求商家额外支付自身所受损...查看全文
出卖两瓶假酒的行为人,如果不法的经营额超过50000元以上,工商部门会处不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如果是没有或者是不足50000元的,工商部门会处以250000元以下的罚款...查看全文
法律分析卖假酒不是诈骗罪,而是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生产者、销售者在产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或者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销售金额五万元以上不...查看全文
对于假酒,工商局可以没收、罚款,严重者判定为侵犯他人商标权产品,可以根据《商标法》进行处罚:1、违法经营额五万元以上的,可以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的罚款2、没有违法...查看全文
我们知道对于消费者来说买到货真价实的商品才是满意的,但是现在市面上出售很多假冒伪劣产品,这是属于违法的,那么,销售假酒金额低于五万如何处罚?
法律分析
一般情...查看全文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