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开车送货造成事故谁承担赔偿
律师解答
员工执行工作任务开车送货出事故,通常用人单位担责,这符合职务行为原则,员工为单位利益履职,侵权后果理应由单位负责。不过,若员工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单位担责后可向其追偿,像酒驾、严重超速这类严重违法违规且主观过错明显的情形。
为明确和处理此类事故赔偿责任,有如下建议:
1.用人单位应加强对员工交通安全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减少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发生。培训要定期开展,涵盖交通法规和安全驾驶要点。
2.购买足额保险,尤其是商业险,明确保险合同约定内容,确保事故发生时有足够保障来承担赔偿责任。
3.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对因故意或重大过失导致事故的员工,制定相应惩处措施,以起到警示作用。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从职务行为角度,员工执行工作任务开车送货时,其行为是为用人单位利益服务,所以此期间发生事故导致侵权,原则上由用人单位担责。这是为了保障受害者权益,同时基于单位对员工工作的管理和受益关系。
(2)若员工存在故意或重大过失,如酒驾、严重超速等严重违法违规行为,用人单位在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该员工追偿。这是对员工不当行为的约束,防止员工故意或因重大过错损害单位利益。
(3)赔偿责任的确定有先后顺序,先由交强险在限额内赔偿,这是交强险的基本保障功能。不足部分由商业险按合同约定赔偿,进一步弥补损失。若仍有不足,才按上述规则确定最终赔偿主体。
提醒:
员工执行任务开车需遵守交规,避免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用人单位要完善车辆使用管理规定,发生事故及时明确赔偿责任。
律师解答
(一)员工执行工作任务开车送货出事故,单位通常担责,员工安心工作,不用过于担心正常履职中的侵权问题。
(二)员工要严格遵守交通法规,避免酒驾、严重超速等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不然单位担责后会向自己追偿。
(三)涉及事故赔偿,要知晓先由交强险赔,不够的商业险按约赔,还不够再按规则定赔偿主体,做到心中有数。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一条规定,用人单位的工作人员因执行工作任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用人单位承担侵权责任后,可以向有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的工作人员追偿。
律师解答
通常,员工工作中开车送货出事故,用人单位担责。这是因员工为单位利益履职,职务行为产生的侵权后果由单位负责。
要是员工故意或有重大过失,单位担责后可向其追偿。像酒驾、严重超速这类严重违法且主观过错大的情况。
确定赔偿时,先由交强险在限额内赔,不够的商业险按约赔,还有不足则按上述规则定赔偿主体。
律师解答
结论:
一般员工执行工作任务开车送货致事故,用人单位担责;员工有故意或重大过失,单位担责后可追偿;赔偿先交强险,再商业险,不足部分按规则确定主体。
法律解析:
从法律角度看,职务行为原理规定,员工为用人单位利益履行工作职责时引发侵权后果,由单位承担侵权责任。这是因为员工在工作任务中的行为代表着单位。然而,若员工存在如酒驾、严重超速这类故意或重大过失行为,单位在承担赔偿责任后有权向员工追偿,这是为了让有过错的员工承担相应责任。在赔偿流程上,交强险先在责任限额内赔偿,这是为保障受害者基本权益。之后商业险按合同约定赔偿。若还有不足,再按上述规则确定最终赔偿主体。如果大家在这方面遇到法律困惑,对责任划分、赔偿流程等有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