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是工伤十级留职时可获得的重要赔偿之一,其7个月本人工资的标准旨在对劳动者因工伤导致的伤残状况给予一次性经济补偿,保障其基本生活及后面康复等需求。
2.停工留薪期的设置充分考虑了工伤劳动者身体恢复需要,在此期间单位按原工资福利待遇按月支付,这能确保劳动者在治疗与恢复阶段经济收入稳定。而对停工留薪期时长的规定,既保障劳动者有足够时间康复,又防止不合理延长。
3.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符合标准的治疗工伤费用及相关补助费用,体现了工伤保险制度分散用人单位风险、保障劳动者权益的作用。各地规定不同,具体数额需根据实际情况计算,确保赔偿公平合理。
提醒:
留职获赔涉及多项计算标准,各地规定有差异,建议咨询专业人士分析具体赔偿数额及相关流程。
律师解答
工伤十级留职可获得多方面赔偿。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7个月本人工资标准发放,是对工伤致残的一次性补偿,保障工伤职工权益。
关于赔偿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职工应及时向单位和工伤保险机构申报工伤,提供准确资料,以便顺利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
2.停工留薪期内,单位要严格按规定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职工也需关注自身权益,若单位未履行,及时维权。
3.治疗工伤时,要确保费用符合相关目录和标准,以顺利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职工可提前了解规定,避免不必要损失。同时,涉及住院伙食补助费、交通食宿费等,要关注当地标准,依流程申请支付,确保自身应得赔偿落实到位。
律师解答
结论:
工伤十级留职可获得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停工留薪期工资,治疗工伤费用及相关补助按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法律解析:
依据《工伤保险条例》,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7个月本人工资标准发放,是对工伤致残者的一次性补偿,保障其基本生活。停工留薪期内,职工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单位按月支付,这体现了对职工因工伤暂停工作期间权益的维护,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情况经鉴定可延长,但最长也只能延长12个月。治疗工伤符合相关目录和标准的费用,以及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按当地规定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确保职工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如果大家对工伤赔偿还有疑问,或是遇到类似法律问题,建议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一)一次性伤残补助金:能拿到7个月本人工资,这是对工伤致残的一次性补偿。这笔钱可以在认定工伤等级后依规申领,用于弥补因工伤带来的经济损失。
(二)停工留薪期待遇:停工留薪期内,单位按原工资福利待遇按月支付。一般不超12个月,特殊情况经确认可延长,但同样不超12个月。要注意保留好停工留薪相关证明。
(三)医疗费用:治疗工伤符合规定项目、药品、服务标准的费用,以及住院伙食补助费等,按当地标准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就医时要妥善保管好相关票据以便报销。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七条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七级至十级伤残的,享受以下待遇:
(一)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七级伤残为13个月的本人工资,八级伤残为11个月的本人工资,九级伤残为9个月的本人工资,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
(二)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支付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的具体标准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
律师解答
工伤十级留职,赔偿如下:
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按7个月本人工资发放,这是对工伤致残的一次性补偿。
停工留薪期内,工资福利不变,单位按月发。一般不超12个月,伤情特殊经鉴定可延长,但最多再延12个月。
治疗工伤符合相关标准的费用,从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住院伙食、交通食宿等费用,依当地标准从基金付,具体数额结合工资和当地规定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