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一)对于被认定危险驾驶罪但可能情节较轻的行为人,若符合上述行为和主观态度方面的情形,应积极收集相关证据。比如血液酒精含量检测报告、小区监控证明短距离挪车、深夜路段的交通流量数据等,证明自己行为的情节程度。
(二)在面对司法机关调查时,主动交代自己的行为,配合调查,争取认定有自首、坦白情节。
(三)若在危险驾驶过程中有主动停止行为或采取补救措施,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如停车记录、补救行为的现场照片等。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七条规定,犯罪以后自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的,是自首。对于自首的犯罪分子,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其中,犯罪较轻的,可以免除处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正在服刑的罪犯,如实供述司法机关还未掌握的本人其他罪行的,以自首论。犯罪嫌疑人虽不具有前两款规定的自首情节,但是如实供述自己罪行的,可以从轻处罚;因其如实供述自己罪行,避免特别严重后果发生的,可以减轻处罚。
律师解答
司法实践中虽无统一标准,但可从多方面综合判断危险驾驶罪情节较轻情况。行为方面,血液酒精含量低、驾驶距离短如小区内挪车位、在特殊时间路段如深夜人车稀少处驾驶,情节相对较轻。主观态度上,主动停止危险驾驶,像启动未驶出便放弃,以及有自首、坦白情节,主动交代行为,也属情节较轻。还有,未发生实际危害后果,未造成伤亡和损失,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排除危险,同样会被如此认定。
建议司法机关尽快出台统一认定标准,使裁判更具规范性和一致性。同时,加强对法官的培训,提升其综合判断能力,确保准确适用情节较轻的认定。在宣传上,通过典型案件例子普及危险驾驶罪情节认定知识,增强公众法律意识。
律师解答
结论:
司法实践综合行为、行为人主观态度、危害后果等多方面判断危险驾驶罪情节是否较轻,目前无统一认定标准。
法律解析:
在司法实践判定危险驾驶罪情节轻重时,会综合考量多方面因素。从行为方面,血液酒精含量低、驾驶距离短、在特殊时间和路段驾驶,通常情节更轻;行为人主观上主动停止危险驾驶、有自首坦白情节也会被考虑;另外,未发生实际危害后果且积极采取补救措施,也符合情节较轻的特征。不过,目前法律和司法解释尚未对危险驾驶罪情节较轻作出统一认定标准。如果大家在生活中遇到涉及危险驾驶罪相关法律问题,不确定自身情况是否属于情节较轻等,可以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也很愿意为大家提供专业的法律解答。
律师解答
目前,法律和司法解释未统一规定危险驾驶罪情节较轻的认定标准,司法实践会综合判断:
行为方面,血液酒精含量低、驾驶距离短(如小区内挪车)、驾驶时间和路段特殊(深夜人车少的路段),情节相对较轻。
主观态度上,主动停止危险驾驶,或有自首、坦白情节的,可认定情节轻。
另外,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且积极排除可能危险的,也符合情节较轻的认定。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行为角度判断:血液酒精含量与情节轻重有一定关联,含量越低情节越轻。驾驶距离短,像在小区内短距离挪车,危险程度相对较低。驾驶时间和路段特殊,如深夜在人车稀少路段行驶,也可能被认定情节较轻。
(2)主观态度考量:行为人主动停止危险驾驶行为,例如饮酒启动车辆但未驶出就主动放弃,体现其主观危险性降低。有自首、坦白情节,主动向公安机关交代,反映出较好的认罪态度。
(3)危害后果及补救:未发生实际危害后果,未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是认定情节较轻的重要因素。积极采取补救措施,及时排除可能造成的危险,也会在认定中起到积极作用。
提醒:危险驾驶罪情节认定复杂,不同案情判断有差异,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