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违约方通常无合同解除权,合同解除权一般归守约方,违约方要担责。但特定情形下违约方可行使解除权,如出现合同僵局,违约方非恶意违约,继续履行合同对其显失公平,而守约方拒绝解除合同有违诚信原则时,违约方有权起诉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法院或仲裁机构会依公平和诚信原则结合具体案情裁判。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合同履行中发生争议,当事人应积极沟通协商,尽量化解分歧。
2.若出现合同僵局,违约方要收集继续履行合同显失公平、自身无恶意违约等证据,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3.当事人签订合同时,可明确约定解除条件和违约责任,降低后续纠纷风险。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一般而言,违约方没有解除合同的权利,合同解除权通常归守约方,违约方要承担违约责任。这是为了维护合同的稳定性和守约方的合法权益。
(2)然而,在合同僵局的特定情形下,违约方存在起诉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的可能。这里的合同僵局需满足违约方不存在恶意违约、继续履行合同对其显失公平、守约方拒绝解除合同违反诚信原则等条件。
(3)像因情势变更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成本过高且无过错时,可向法院诉请解除合同,法院或仲裁机构会依据公平和诚信原则进行裁判。
提醒:
在遇到合同相关问题时,要判断是否符合合同僵局等特殊情形。不同案件情况不同,若对违约解除合同问题存疑,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若出现合同僵局,违约方在不存在恶意违约,继续履行合同对自身显失公平,且守约方拒绝解除合同违反诚信原则时,可起诉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
(二)因情势变更导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违约方继续履约成本过高且无过错,可向法院诉请解除合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非金钱债务或者履行非金钱债务不符合约定的,对方可以请求履行,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法律上或者事实上不能履行;债务的标的不适于强制履行或者履行费用过高;债权人在合理期限内未请求履行。有前款规定的除外情形之一,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但是不影响违约责任的承担。
律师解答
1.一般来说,违约方无权解除合同,合同解除权通常归守约方,违约方要担责。
2.特定情形下,违约方也能解除。比如出现合同僵局,违约方无恶意违约,继续履行显失公平,守约方拒绝解除违反诚信,违约方可起诉终止合同。
3.法院或仲裁机构会按具体案情,结合公平与诚信原则裁判。像因情势变更合同目的无法实现,违约方无过错且履约成本高,可诉请解除。
律师解答
结论:
一般违约方无权解除合同,由守约方享有解除权且违约方担责,但特定情形如合同僵局时,违约方可以起诉请求法院或仲裁机构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
法律解析:
根据《民法典》规定,通常合同的解除权掌握在守约方手中,违约方要为其违约行为承担相应责任。然而在合同僵局的特殊情况下,当违约方并非恶意违约,继续履行合同会对其造成明显不公平,而守约方拒绝解除合同又违背诚信原则,违约方就可通过起诉,让法院或仲裁机构来决定是否终止合同权利义务关系。像因情势变更导致合同目的无法达成,违约方继续履行合同成本过高且自身无过错,就可向法院请求解除合同。法院或仲裁机构会综合案件实际情况,依据公平和诚信原则进行裁判。若您在合同履行中遇到类似复杂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准确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