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农民工套取工程款,数额未达刑事立案标准,发包方、承包方可协商或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返还;数额达到立案标准则可能面临刑事处罚。
法律解析:
根据《民法典》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所以当农民工套取工程款数额较小,未达到刑事立案标准时,发包方、承包方可通过协商或民事诉讼,要求农民工返还不当得利。而依据《刑法》,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一定数额会构成犯罪,若农民工套取工程款数额较大,达到诈骗罪等罪名的立案标准,会根据不同的情节处以相应的刑罚,如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等,数额特别巨大可能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等。如果遇到此类工程款套取纠纷或对相关法律问题存在疑惑,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当农民工套取工程款数额较小,未达刑事立案标准时,这属于民事范畴的不当得利问题。发包方、承包方可先尝试协商解决,若协商无果,可通过民事诉讼途径,要求套取方返还不当得利。法律明确规定,没有法律依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得利人,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所获利益。
(2)若套取数额较大,达到诈骗罪等罪名的立案标准,就会触犯刑法。依据刑法相关规定,不同的诈骗数额对应不同的刑罚。数额较大的,会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提醒:农民工不应通过不正当手段套取工程款,否则可能面临民事纠纷甚至刑事处罚。遇到工程款问题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若情况复杂,建议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律师解答
(一)套取数额较小未达刑事立案标准:发包方、承包方应先尝试与农民工协商,明确指出其行为属于不当得利,要求返还套取的工程款。若协商不成,可收集相关证据,如工程合同、付款凭证、农民工套取行为的证据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判决农民工返还不当得利。
(二)套取数额较大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发包方、承包方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提供详细的证据和线索,配合公安机关的调查工作。司法机关会根据具体情况对涉事农民工以诈骗罪等罪名进行处理。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九百八十五条规定,得利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的,受损失的人可以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为履行道德义务进行的给付;
(二)债务到期之前的清偿;
(三)明知无给付义务而进行的债务清偿。
律师解答
农民工套取工程款的处理办法视情况而定:
若套取金额小,未达刑事立案标准,发包方和承包方可协商或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返还不当得利。法律规定,无合法依据获利,受损方可要求返还。
若套取金额大,达到诈骗罪等立案标准,会面临刑事处罚。诈骗财物数额较大,处三年以下徒刑、拘役或管制,可并处罚金;数额巨大或情节严重,处三到十年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情节特别严重,处十年以上徒刑或无期徒刑,可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律师解答
农民工套取工程款的处理因数额大小而异。若数额较小未达刑事立案标准,发包方和承包方可协商或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返还不当得利,法律支持受损失方请求得利人返还取得的利益。若数额较大达到诈骗罪等罪名立案标准,则会面临刑事处罚,诈骗公私财物根据数额及情节不同,会被处以不同程度的刑罚,包括有期徒刑、拘役、管制,还会并处罚金或没收财产。
相应的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发包方和承包方在发现套取工程款情况后,应及时收集证据,以便协商或诉讼使用。
2.对于数额较小的情况,优先考虑协商解决,若协商不成再启动民事诉讼。
3.若怀疑达到刑事立案标准,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由司法机关依法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