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离职时工资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是合理合法的,劳动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有支付报酬的义务。
(2)工资计算的通用公式是用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得出日工资,再乘以实际出勤天数,这能确保劳动者获得应有的劳动报酬。
(3)当用人单位出现克扣、拖欠工资的情况,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这是较为平和的解决方式。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这两种途径能更有力地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提醒:
在计算工资时要注意保留出勤记录等相关证据。不同情况对应解决方案有差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确认出勤记录:离职时,劳动者应先与用人单位核对自己的实际出勤天数,确保计算工资的出勤天数准确无误。
(二)核算工资:按照月工资收入除以21.75得出日工资,再乘以实际出勤天数的方法,自己先核算应得工资数额。
(三)协商解决:若核算后发现工资存在问题,先尝试与用人单位友好协商,要求支付足额工资。
(四)维权途径: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律师解答
1.离职工资按实际出勤算,干了活就该给报酬。
2.计算方法是月工资除以21.75得出日工资,再乘实际出勤天数。像月工资5000元,日工资约229.89元,出勤15天,工资约3448.35元。
3.若单位克扣、拖欠工资,先协商,协商不成可找劳动监察部门或申请仲裁维权。
律师解答
结论:
离职时工资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若单位克扣、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协商,协商不成可投诉或仲裁维权。
法律解析:
劳动者付出劳动,用人单位需支付相应报酬。离职时工资计算通常是用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得出日工资,再乘以实际出勤天数。例如月工资5000元,日工资约229.89元,实际出勤15天,该月工资约3448.35元。若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这违反了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明确保护劳动者获取劳动报酬的权利。劳动者遇到此类情况,可先与单位协商,若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如果您在工资计算或遭遇工资克扣等问题上有疑惑,欢迎向我或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离职时工资按实际出勤天数计算,这是劳动者应得报酬的体现。用人单位有义务根据劳动者的实际劳动支付相应工资。
计算方式为用月工资收入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得出日工资,再乘以实际出勤天数。如月工资5000元,日工资约229.89元,若当月出勤15天,工资约3448.35元。
若用人单位克扣、拖欠工资,劳动者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权:
1.与单位协商,和平解决问题。
2.若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
3.也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