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法律没明确拖欠工资多久能申请劳动仲裁,只要没按合同约定期限发工资,就算拖欠,劳动者能申请仲裁。
2.工资一般按月支付,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工作日发。如合同约定10日发工资,11日没发,劳动者可维权。
3.申请仲裁时,劳动者要收集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支付情况的证据,像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并在知道权利受损一年内申请。
律师解答
结论: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日期支付工资即属拖欠,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
法律解析:依据相关法律,工资应按月支付,遇节假日或休息日需提前在最近工作日支付。只要用人单位未按约定日期发工资,劳动者就有权维权。例如合同约定每月10日发工资,11日未发,劳动者便可考虑申请劳动仲裁。申请时,劳动者要收集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支付情况的证据。劳动仲裁申请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如果在工资支付方面遇到问题,不知如何处理,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法律虽未明确工资拖欠时长与申请劳动仲裁的关系,但只要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日期支付工资,就构成拖欠工资,劳动者可申请劳动仲裁。
(2)工资通常应按月支付,遇节假日或休息日需提前在最近工作日支付。这明确了工资支付的时间规则。
(3)劳动者申请仲裁时,需收集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支付情况的证据,像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同时,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
提醒:
申请劳动仲裁需注意证据的收集和时效问题,不同案情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日期支付工资即属拖欠,劳动者此时就有权申请劳动仲裁。工资一般按月支付,遇节假日或休息日应提前在最近工作日发放。若约定支付日未发工资,劳动者便可考虑维权。
为保障自身权益,劳动者需做好以下两点:
1.收集证据。申请仲裁时,要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支付情况的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这是维权的关键基础。
2.注意时效。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劳动仲裁,避免因超过时效而丧失维权机会。
律师解答
(一)及时留意工资发放情况,当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日期支付工资,哪怕仅逾期一天,也可着手准备维权事宜。
(二)日常注重证据收集,妥善保存能证明劳动关系和工资支付情况的材料,像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
(三)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之日起一年内,向相关机构申请劳动仲裁,避免错过时效。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