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一)单位方面,如果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要先取得职工本人同意,之后按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实际另行支付日工资收入的200%。
(二)计算日工资收入时,用职工本人月工资除以21.75天。月工资是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
(三)职工遇到单位不支付补偿的情况,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能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第五条规定,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休假的,经职工本人同意,可以不安排职工休年休假。对职工应休未休的年休假天数,单位应当按照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
律师解答
1.职工应休未休法定年假,单位需给予补偿。若单位因工作需要,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假,要按职工日工资收入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包含正常工作工资,实际另行支付200%。
2.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用职工月工资除以21.75天折算。月工资是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工作不满12个月按实际月份算。
3.若单位不支付补偿,职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也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建议职工保留好工作考勤等相关证据,以便在维权时能证明自己应休未休年假的情况;单位应重视职工年假权益,依法支付补偿,避免劳动纠纷。
律师解答
结论:
职工应休未休法定年假,单位需给予补偿,按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另行支付200%),不支付的职工可维权。
法律解析:
按照规定,单位因工作需要,经职工同意不安排年假的,要对职工进行补偿。补偿标准是按该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这其中包含正常工作期间工资,实际需另行支付日工资收入的200%。日工资收入按职工月工资除以21.75天折算,月工资是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工作不满12个月按实际月份计算。若单位不支付补偿,职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权益。如果遇到此类情况不知如何处理,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帮助。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职工有休法定年假的权利,若单位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休年假,经职工同意可不安排,但需给予补偿。补偿标准是按职工日工资收入的300%支付年休假工资报酬,其中正常工作期间工资已包含,实际另行支付日工资收入的200%。
(2)计算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是将职工月工资除以月计薪天数21.75天。月工资是支付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前12个月剔除加班工资后的月平均工资,工作不满12个月的按实际月份计算。
(3)若单位不支付未休年假补偿,职工可通过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的方式维权。
提醒:
职工要留意自身年假权益,及时与单位沟通年假安排。遇到单位不支付补偿情况,要及时采取合法途径维权。不同案情解决方案有差异,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1.职工应休未休法定年假,单位需给予补偿。若单位因工作需要,经职工同意不安排休假,要支付日工资收入300%的年休假工资报酬,实际另行支付200%。
2.未休年休假工资报酬的日工资收入,用月工资除以21.75天折算。月工资是剔除加班工资后12个月的月平均工资,工作不满12个月按实际月份算。
3.单位不支付,职工可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