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不可以拆设备维权,应通过合法途径解决。
法律解析:
设备属于用人单位财产,劳动者无权私自拆除。若擅自拆设备,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行为。造成损失较大的,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的,还会面临刑事处罚。当遇到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时,劳动者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能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法院起诉。所以,劳动者要运用合法手段维护自身权益。如果大家在劳动权益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保障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律师解答
1.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不能拆设备维权,拆设备可能侵权违法。设备是单位财产,劳动者没权私自拆。
2.擅自拆设备可能构成故意毁坏财物。损失大要承担民事赔偿,情节严重会面临刑事处罚。
3.遇到单位不发工资,可先协商,协商不成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能起诉,要用合法手段维权。
律师解答
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劳动者不可通过拆设备维权,此行为可能侵权违法。
设备是用人单位财产,劳动者私自拆除涉嫌故意毁坏财物。若造成较大损失,需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情节严重会面临刑事处罚。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与用人单位积极协商,尝试和平解决工资问题。
2.若协商无果,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借助行政力量维护权益。
3.还可申请劳动仲裁,通过专业仲裁机构处理纠纷。
4.对仲裁结果不服,向法院提起诉讼,以法律途径保障自身权益。
律师解答
(一)当用人单位不发工资时,不要选择拆设备这种不当方式,因为设备属于用人单位财产,私自拆除可能带来法律风险。
(二)可以先与用人单位友好协商,尝试解决工资问题。
(三)若协商不成,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由其介入处理。
(四)还能申请劳动仲裁,以合法程序争取自己的工资权益。
(五)若对仲裁结果不满意,可向法院提起诉讼。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八十四条规定,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劳动者拆设备可能侵害用人单位财产,需按此规定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用人单位的设备属于其合法财产,受到法律保护。劳动者即便面临用人单位不发工资的情况,也没有权力私自拆除用人单位的设备。
(2)擅自拆设备的行为可能被认定为故意毁坏财物。如果造成的损失达到一定程度,劳动者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对用人单位的财产损失进行赔偿。
(3)若情节严重,比如毁坏财物价值较大等,这种行为可能触犯刑法,面临刑事处罚。
(4)劳动者遇到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应优先选择合法途径维权,如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结果不服还可向法院起诉。
提醒:
劳动者维权务必使用合法手段,切勿以违法行为应对,不同案情解决方式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