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业律师法律分析:面对不发工资和没签合同的问题,劳动者可以向劳动合同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提交可以证明双方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如考勤记录、其他劳动者证言等,要求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的时间,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七十七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第八十五条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请问基本工资1800,岗位津贴1300(50/天),请假10天扣岗位津贴500,事假400合理吗?
律师解答
结论:被拖欠工资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向劳动争议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向法院提起诉讼等途径解决。...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遭遇欠薪,追讨途径如下:-与单位协商,要求其及时支付工资。-协商无果,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该部门会责令单位限期支付,逾期不付需加付赔偿金。-向调解组织申请...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1.追诉时效用于刑事犯罪,工资问题适用仲裁时效。劳动争议仲裁时效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算。2.四年工资未支付,要考虑时效中断或中止情况。主...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认定拖欠工资需考量工资支付周期和未支付情形,无正当理由逾期未支付工资构成拖欠,劳动者可维权。法律解析:依据相关法律,用人单位要按与劳动者约定日期...查看全文
律师解答
结论:在外地被拖欠工资,可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向法院起诉等途径解决,且要及时收集保护证据。法律解析:根据《中华人民...查看全文
一般情况下,单纯的拖欠工资属于民事纠纷,通常不会导致坐牢。但在某些特定情形下,可能会引发刑事责任。如果以转移财产、逃匿等方法逃避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数额较大...查看全文
若未签订劳动合同且用人单位不发工资,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同事证言等。其次,与用人单位协商,要求其支付...查看全文
中秋加班却不算工资,此情况不合理。依据现行法律法规,用人单位在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合同规定的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标准的300%支付劳...查看全文
若老板拖欠员工工资且未签订合同,可采取以下措施。首先,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作证、考勤记录、工资发放记录、同事证言等。对于工资拖欠问题,可与老板协商,要...查看全文
在用人单位工作却未获工资,可按以下方式解决:首先,与用人单位进行沟通协商。了解其不发工资的原因,明确是财务流程问题、资金周转困难还是其他原因导致。通过理性平和...查看全文
只需29元,20分钟内法律问题快速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