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赔偿后企业还要支付工资吗
律师解答
工伤赔偿后企业在特定情况下仍需支付工资。停工留薪期内,职工因工伤暂停工作接受治疗,单位需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这是保障职工工伤治疗期间基本收入权益,与工伤赔偿补偿伤残等损害的性质不同。
1.停工留薪期有时间限制,一般不超12个月。若伤情严重或特殊,经设区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延长,但延长不得超12个月。
2.企业不能因已进行工伤赔偿就拒付停工留薪期工资,这是法律明确规定的义务。
建议企业严格遵守相关法律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避免因违规行为引发劳动纠纷。同时,职工也应了解自身权益,若遇企业拒付情况,可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如申请劳动仲裁等。
律师解答
(一)企业需明确停工留薪期的规定。知晓职工因工伤暂停工作接受医疗时,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这是正常的期限设定。若职工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适当延长,但最多延长不超12个月。要严格按照这个规定来确定停工留薪期的时长。
(二)在停工留薪期内,企业要保障职工的工资福利待遇不变,并按月支付。不能因为已经进行了工伤赔偿,就忽视或者拒绝支付这期间的工资。要清楚工伤赔偿和停工留薪期工资性质不同,工伤赔偿是对伤残等损害的补偿,停工留薪期工资是保障职工治疗期间基本收入权益的。
(三)若遇到职工伤情复杂,可能涉及延长停工留薪期的情况,企业应积极配合职工进行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的确认程序,按照确认结果来执行。
法律依据: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律师解答
结论:
工伤赔偿后,企业在特定情况下仍需支付工资,即职工因工伤暂停工作接受医疗,在停工留薪期内,企业应按月支付原工资福利待遇。
法律解析:
1、停工留薪期规定明确,职工因工伤需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12个月,此期间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这是保障职工在治疗工伤期间的基本收入权益,使其生活不受太大影响。
2、若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停工留薪期可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12个月。
3、工伤赔偿与停工留薪期工资性质不同,工伤赔偿是对伤残等损害的补偿,而停工留薪期工资是对治疗期间收入权益的保障,企业不能以已进行工伤赔偿为由拒绝支付该工资。
如果您在这方面遇到问题或有不清楚的地方,建议及时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1.工伤赔偿后,企业有时还得付工资。当职工因工伤要暂停工作去接受治疗时,有个停工留薪期。在这期间,职工原来的工资和福利待遇都不会变,单位得按月发钱,一般这期限不超12个月。
2.要是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过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后,可以适当延长停工留薪期,但最多也只能再延长12个月。
3.工伤赔偿针对的是职工因工伤导致的伤残等损害,停工留薪期工资是保障职工治疗工伤期间基本收入权益的,二者性质不一样。企业不能拿已进行工伤赔偿当借口,不付停工留薪期工资。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工伤赔偿与停工留薪期工资性质不同。工伤赔偿针对职工因工伤造成的伤残等损害给予补偿;停工留薪期工资是保障职工工伤治疗期间基本收入权益,旨在维持职工在此期间的生活及经济状况稳定。
2.停工留薪期有时间规定。一般不超12个月,若伤情严重或情况特殊,经设区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适当延长,且延长不得超12个月。
3.企业支付义务明确。职工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所在单位需按月支付,不能以已进行工伤赔偿为由拒绝支付。
提醒:
企业应严格按规定支付停工留薪期工资,职工若遇企业拒付情况,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必要时可寻求法律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