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当劳动仲裁认定用人单位未发工资,用人单位首要责任是将拖欠工资足额支付给劳动者。这是对劳动者付出劳动应得报酬的基本保障。
(2)劳动者若因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需支付经济补偿。工作年限不同,补偿标准有别,满一年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付半个月工资。
(3)若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而用人单位逾期未支付,还需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提醒:
遇到工资拖欠问题,劳动者要注意保留好相关工作证据,以便在仲裁时维护自身权益。具体赔偿问题,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若劳动仲裁判定单位没发工资,单位得把拖欠工资一分不少补上。要是劳动者因单位没按时足额发工资而离职,单位还得给经济补偿。工作每满一年,就给一个月工资补偿,半年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半年给半个月工资补偿。
要是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单位限期发工资,单位逾期没给,就得按应付金额50%到100%给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具体赔多少、咋赔,得看仲裁认定的事实和证据等情况。
律师解答
结论:
劳动仲裁认定用人单位未发工资,用人单位需足额支付拖欠工资,符合条件时还应支付经济补偿,特定情形下需加付赔偿金。
法律解析:
当劳动仲裁判定用人单位存在未发工资情况,用人单位首先要做的就是把拖欠劳动者的工资一分不少地支付到位。要是劳动者因为用人单位没有及时、足额给自己发工资而选择解除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就得按照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支付经济补偿。工作每满一年,就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则支付半个月工资。若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可用人单位逾期仍不支付,就得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给劳动者加付赔偿金。具体赔偿细节得根据仲裁认定的事实和证据等来综合确定。如果大家在这方面有疑问,或者遇到类似纠纷,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一)劳动者要明确自身权益,清楚用人单位需先足额支付拖欠工资。
(二)若因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报酬而解除劳动合同,留意经济补偿的计算方式,按工作年限对应相应月数工资补偿。
(三)关注单位是否经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工资,若逾期不付,可争取加付赔偿金。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五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限期支付劳动报酬、加班费或者经济补偿;劳动报酬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应当支付其差额部分;逾期不支付的,责令用人单位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一)未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或者国家规定及时足额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的。
律师解答
1.若劳动仲裁认定用人单位未发工资,用人单位需承担相应赔偿责任。首先是足额支付拖欠工资。当劳动者因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而解除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要支付经济补偿。经济补偿依据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按一年算,不满六个月支付半个月工资。
2.另外,若劳动行政部门责令用人单位限期支付工资,而其逾期不支付,需按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标准向劳动者加付赔偿金。
3.具体赔偿数额和方式并非固定,要综合仲裁认定的事实、证据等多方面来确定。在实际操作中,劳动者应保存好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以便在仲裁或后续可能的诉讼中维护自身权益;用人单位也应重视劳动法规,及时履行支付工资等义务,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