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劳务合同受《民法典》合同编调整,离职告知时间依合同约定执行。若合同明确规定离职提前告知期限,劳动者需严格按照约定来,比如约定提前15天告知,就必须在离职前15天通知单位。
2.若合同未作约定,劳动者应给予对方合理准备时间。合理时间要结合工作交接复杂程度判断,简单工作提前35天告知,复杂工作提前1015天告知。
3.提前告知单位离职事宜有利于单位安排后续工作,避免损失。若劳动者未合理提前告知导致单位遭受损失,可能要承担赔偿责任。因此,建议劳动者在签订劳务合同时仔细查看离职告知条款;若合同未约定,根据工作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告知,保障双方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劳务合同受《民法典》合同编调整,离职告知时间的确定有两种情况。当合同明确约定了离职需提前告知的期限时,按照约定执行。例如约定提前15天,那么劳动者就必须在离职前15天向单位发出告知。
(2)若合同未约定离职告知时间,劳动者需给予对方合理准备时间。合理时间会根据工作交接的复杂程度来判断。简单工作提前35天告知,复杂工作提前1015天告知较为合适。提前告知能让单位合理安排后续工作,避免损失。若劳动者未合理提前告知导致单位遭受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
提醒:签订劳务合同时要注意明确离职告知时间,若未约定,要结合工作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告知时间,避免因未提前告知造成赔偿风险,案情不同解决方案有别,可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一)若劳务合同明确约定离职提前告知期限,严格按照合同约定的天数提前告知单位,例如合同约定提前15天,就应在离职前15天告知。
(二)若劳务合同未约定离职提前告知期限,根据工作交接复杂程度确定合理时间。简单工作提前35天告知,复杂工作提前1015天告知。
(三)提前告知单位可让其安排后续工作,避免损失。若未合理提前告知导致单位损失,需承担赔偿责任。
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律师解答
1.劳务合同由《民法典》合同编调整,离职告知时间按合同约定来。若约定提前15天告知,就得这么做。
2.合同没约定时,要给对方合理准备时间。这得看工作交接复杂程度,简单工作提前35天,复杂的提前1015天。
3.提前告知能让单位安排后续工作,避免损失。未合理提前告知导致单位受损,可能要担责赔偿。
律师解答
结论:
劳务合同离职告知时间依合同约定,有约定按约定执行,无约定需给对方合理准备时间,未合理提前告知致单位损失可能担责。
法律解析:
劳务合同受《民法典》合同编调整。当合同明确约定离职提前告知期限时,按照约定执行是遵循合同的要求,比如约定提前15天告知,就必须严格遵守,这体现了合同的法律效力和双方的契约精神。若合同未作约定,考虑到工作交接等实际情况,需给予对方合理准备时间,简单工作提前35天,复杂工作提前1015天。提前告知能让单位合理安排后续工作,避免不必要的损失。若未合理提前告知并导致单位遭受损失,根据法律规定,可能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如果您在劳务合同离职等方面遇到复杂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能为您提供准确有效的法律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