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一)明确赔偿计算标准:工伤赔偿多按实际工资算,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工伤前实际工资福利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以工伤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为基数。
(二)应对单位未足额缴费情况:若单位未按实际工资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致待遇降低,差额由单位补足。
(三)解决赔偿争议方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有工伤赔偿争议时,劳动者收集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证明实际工资,通过协商、劳动仲裁或诉讼维权。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四条规定,本条例所称本人工资,是指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本人工资高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30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300%计算;本人工资低于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60%的,按照统筹地区职工平均工资的60%计算。
律师解答
1.工伤赔偿一般按实际工资计算。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工伤前实际工资福利待遇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以工伤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为计算基数。
2.若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致工伤职工待遇降低,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3.若双方就工伤赔偿产生争议,劳动者可收集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证明实际工资,通过协商、劳动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建议用人单位依法足额为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避免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经济损失。劳动者要及时留存工资发放等相关证据,以便在权益受损时能有效维权。
律师解答
结论:
工伤赔偿通常按实际工资计算,若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致待遇降低,差额由单位补足,劳动者可收集证据维权。
法律解析:
工伤赔偿的多个项目计算依据与实际工资相关。像停工留薪期工资,要按工伤前实际工资福利待遇发放;一次性伤残补助金以本人工资为基数,本人工资指工伤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若用人单位未按实际工资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使得工伤职工享受的工伤保险待遇降低,那么差额部分需由用人单位来补足。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工伤赔偿产生争议时,劳动者可收集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证明实际工资,通过协商、劳动仲裁或诉讼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如果大家在工伤赔偿方面遇到问题,不清楚如何维护权益,欢迎向我或者专业法律人士咨询。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工伤赔偿多数项目按实际工资计算。像停工留薪期工资,需按工伤前实际工资福利待遇发放,保障职工在停工期间收入不受影响。
(2)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以本人工资为计算基数,这里的本人工资指工伤职工事故伤害或患职业病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
(3)若用人单位未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致使工伤职工待遇降低,差额部分由用人单位补足。
(4)当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工伤赔偿有争议时,劳动者可收集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证明实际工资,通过协商、劳动仲裁或诉讼等途径维权。
提醒:
劳动者遭遇工伤要及时收集工资相关证据,用人单位应依法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避免后续赔偿争议,情况复杂可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1.工伤赔偿一般按实际工资算。像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工伤前实际工资福利发;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以工伤前12个月平均月缴费工资为基数。
2.若单位没按实际工资足额交工伤保险费,致工伤待遇降低,差额由单位补。
3.单位和劳动者有工伤赔偿争议,劳动者可收集工资发放记录等证据,通过协商、仲裁或诉讼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