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一)在职工伤员工,由用人单位按规定代扣代缴养老金,单位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缴纳,员工按本人工资8%缴纳。
(二)一至四级伤残退出工作岗位的工伤员工,用人单位和员工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三)五至十级伤残未离职的工伤员工,继续正常缴纳养老金;离职的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行缴纳,缴费按当地规定执行。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职工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的本人工资的比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记入个人账户。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分别记入基本养老保险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
律师解答
工伤认定和养老金缴费没有直接联系。认定工伤后,在职员工的用人单位和员工需按规定继续缴纳养老金,通常单位代扣代缴,单位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缴费,员工按本人工资8%缴纳。
对于达到伤残等级并退出工作岗位的工伤员工,有不同处理方式:
1.一至四级伤残员工保留劳动关系并退出岗位,用人单位和员工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2.五至十级伤残员工,未离职的继续正常缴纳;离职的可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行缴纳,缴费基数和比例按当地规定执行。
建议用人单位严格按规定为员工缴纳养老金,员工要了解自身权益和缴费情况,确保养老待遇不受影响。
律师解答
结论:
工伤认定和养老金缴费无直接关联,不同工伤情况养老金缴纳方式不同,在职继续按规定缴纳,不同伤残等级退出岗位后缴纳方式有别。
法律解析:
工伤认定以员工是否因工作原因受伤等因素判定,和养老金缴费相互独立。员工工伤认定后在职,用人单位和员工按规定继续缴纳养老金,单位按工资总额比例、员工按本人工资8%缴纳,通常单位代扣代缴。若工伤员工达伤残等级并退出岗位,一至四级保留劳动关系,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由用人单位和员工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五至十级未离职正常缴纳,离职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行缴纳,缴费按当地规定执行。如果遇到工伤及养老金缴纳方面的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工伤认定和养老金缴费是相互独立的事项。即便员工被认定为工伤,只要仍在职,用人单位和员工都需依法继续缴纳养老金。单位通常会代扣代缴,单位缴费按工资总额一定比例,员工个人按本人工资的8%缴纳。
(2)当工伤员工达到伤残等级且退出工作岗位时,不同等级情况不同。一至四级伤残员工保留劳动关系,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由用人单位和员工共同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
(3)五至十级伤残员工,若未离职则正常缴纳养老金;若离职,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身份自行缴纳,缴费按当地规定的基数和比例执行。
提醒:
工伤员工在处理养老金缴纳问题时,要关注自身伤残等级对应的缴费政策。因不同情况缴费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专业人士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1.工伤认定和养老金缴费不直接相关。在职员工工伤认定后,单位和员工要按规定继续缴纳养老金,单位代扣代缴,单位按工资总额比例、员工按本人工资8%缴费。
2.工伤员工达伤残等级且退出岗位时,一至四级保留劳动关系,以伤残津贴为基数缴纳;五至十级未离职正常缴纳,离职后可按灵活就业人员规定自行缴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