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1.劳动者被恶意欠薪,可在知道权益受损一年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及副本。申请要写明自身与单位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
2.仲裁委收到申请,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45日内裁决,复杂情况可延长15日。
3.仲裁先调解,达成协议制作调解书。调解不成或一方反悔,依法裁决。
4.劳动者对裁决不服,除特殊规定,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
律师解答
结论:
劳动者遇恶意拖欠工资可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仲裁委按流程处理,劳动者对裁决不服符合条件可向法院起诉。
法律解析:
依据相关法律,劳动者遭遇恶意拖欠工资时,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内,以书面形式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申请中要写明必要信息。仲裁委收到申请后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一般45日内作出裁决,复杂情况可延长15日。仲裁中会先调解,达成协议的调解书有法律效力,调解不成则依法裁决。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除特殊规定外,可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起诉。这一系列规定保障了劳动者追讨工资的合法途径。如果您在追讨工资过程中遇到问题,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我们会为您提供专业的法律建议和帮助。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劳动者遭遇恶意拖欠工资时,可在规定时间内通过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来维权。需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交书面申请,并按被申请人数量提交副本,申请书要写明相关信息,这保障了劳动者的合法诉求能被准确传达。
(2)仲裁委在收到申请后,会在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这保证了仲裁程序的及时性。受理后一般会在45日内作出裁决,特殊情况可延长15日,确保案件能得到合理的处理时间。
(3)仲裁过程会先进行调解,达成的调解书具有法律效力,能高效解决纠纷。若调解不成或一方反悔,仲裁委将依法作出裁决。劳动者对裁决不服,除特殊情况外,可在15日内向法院起诉,为劳动者提供了进一步维权的途径。
提醒:
申请仲裁要注意时间限制,准备好充分的证据。不同案件情况不同,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劳动者遭遇恶意拖欠工资可通过劳动争议仲裁维权。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内,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被申请人数量提供副本,申请时需写明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信息、仲裁请求及事实理由等。
具体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准备充分材料,按要求完整准确填写申请内容,确保仲裁流程顺利推进。
2.仲裁委在收到申请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受理后一般45日内作出裁决,案情复杂可延长15日,劳动者需耐心等待。
3.仲裁中会先调解,若能达成协议则可快速解决纠纷,劳动者应积极参与调解。
4.若调解不成或一方反悔,劳动者对裁决不服,除法律另有规定,可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起诉进一步维权。
律师解答
(一)劳动者若遇恶意拖欠工资,要在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一年内申请仲裁,准备好书面仲裁申请,且按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二)申请仲裁时,要详细写明自己和用人单位的信息、仲裁请求以及事实理由。
(三)等待仲裁委处理,其会在收到申请5日内决定是否受理。
(四)若受理,仲裁委一般45日内作出裁决,案情复杂可延长15日,期间会先组织调解,达成协议的调解书有法律效力,调解不成依法裁决。
(五)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除特殊规定外,可在收到裁决书15日内向法院起诉。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