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一)劳动者应增强法律意识,了解自身的工伤权益,在签订劳动合同时,仔细审查合同条款,对于包含“工伤概不负责”等不合理条款,要及时提出异议,要求用人单位修改。
(二)若用人单位坚持使用此类条款,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举报,让监管部门介入处理,纠正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
(三)遭遇工伤后,劳动者应及时收集与工伤相关的证据,如医疗记录、事故现场照片、证人证言等,然后向当地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该格式条款无效:(二)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者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限制对方主要权利。“工伤概不负责”条款属于用人单位不合理免除自身责任,应认定无效。
律师解答
1.“工伤概不负责”条款无效,因其违背劳动法律法规强制性规定,损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用人单位有义务为劳动者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并购买工伤保险,该条款免除了用人单位法定责任、排除了劳动者权利。
2.劳动者遭遇工伤时,即便有此类条款,也可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可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或要求用人单位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3.建议用人单位遵守法律法规,依法为劳动者提供工伤保障,避免使用无效条款引发法律纠纷。劳动者要增强法律意识,遇到工伤及时申请认定,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结论:
“工伤概不负责”条款无效,劳动者遭遇工伤仍可依法维权。
法律解析:
依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合同条款是无效的。工伤保障属于劳动者的法定权益,用人单位有责任为劳动者打造安全的工作环境,并购买工伤保险。“工伤概不负责”这一约定违反了劳动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把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的工伤赔偿等责任转嫁给劳动者,损害了劳动者合法权益。所以,即便存在此类条款,劳动者遭遇工伤时仍能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可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或要求用人单位赔偿。如果在工伤认定、赔偿等方面有任何疑问,欢迎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更好地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工伤概不负责”条款因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而无效。劳动法律法规明确要求用人单位需保障劳动者的工伤权益,为其提供安全工作环境和购买工伤保险,这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
(2)此类条款属于用人单位免除自身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情形。将工伤赔偿等本应由用人单位承担的责任完全转嫁给劳动者,严重损害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3)劳动者遭遇工伤时,即便存在“工伤概不负责”条款,也可正常申请工伤认定。认定为工伤后,能依法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若用人单位未购买保险,则可要求其承担相应赔偿责任。
提醒:
劳动者遇到含此类条款的合同不要轻易签署。若已遭遇工伤,应及时申请认定,不同工伤案情对应解决方案有别,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1.“工伤概不负责”条款无效。用人单位免除法定责任、排除劳动者权利的合同条款不具有法律效力。
2.工伤保障是劳动者法定权益,单位有义务提供安全环境和购买工伤保险。此类条款违背法规,损害劳动者权益。
3.劳动者遭遇工伤,即便有该条款,也能申请认定。认定后可享受待遇或要求单位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