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工资应按劳动合同约定日期支付,无约定则在合理时间支付,超过约定日期未支付构成拖欠,但特殊情况可延期,劳动者遇拖欠可先协商,不成可投诉或仲裁。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工资支付遵循约定优先原则,若劳动合同明确约定支付日期,用人单位需严格执行,超过该日期支付就属于拖欠工资。即便无约定,也应在合理时间支付。实践中,若约定每月10日发薪,11日未支付就构成拖欠。不过,遇到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用人单位可适当延期。各地对工资支付周期和拖欠认定有具体规定,如部分地区要求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先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若您在工资支付方面遇到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帮助。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工资支付遵循约定优先原则,有劳动合同约定支付日期的,用人单位应严格按此执行,否则超过约定日期未支付即构成拖欠。
(2)无约定时,用人单位需在合理时间内支付工资。
(3)实践中,哪怕仅超过约定支付日期一天未发工资,也会被认定为拖欠。
(4)遇到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用人单位可适当延期支付工资。
(5)各地对工资支付周期和拖欠认定有不同具体规定,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都需了解当地政策。
(6)劳动者遇到工资拖欠问题,可先与用人单位协商,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提醒:用人单位要严格遵守工资支付规定,劳动者遇到工资拖欠应及时依法维权,各地政策有别,建议咨询了解具体情况。
律师解答
(一)用人单位需严格按劳动合同约定日期支付工资,无约定时要在合理时间支付。若约定每月10日发薪,11日未支付就构成拖欠,但遇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可适当延期。
(二)了解当地关于工资支付周期及拖欠认定的具体规定,保证工资支付符合当地要求。
(三)当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先和单位协商,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申请劳动仲裁维护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律师解答
1.工资需按劳动合同约定日期发放,若未约定则应在合理时间支付。超过约定日期未发工资就属于拖欠,像约定每月10日发薪,11日还没发就算拖欠。
2.遇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用人单位可适当延期支付工资。各地对工资支付周期和拖欠认定有具体规定,有的地区要求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3.若用人单位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先协商,协商无果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维权。
律师解答
工资支付应遵循劳动合同约定日期,无约定则需在合理时间支付,超约定日期未付即构成拖欠。像约定每月10日发薪,11日未付便属此列。但遇不可抗力等特殊情况,用人单位可适当延期支付,且各地对工资支付周期和拖欠认定有具体规定,如部分地区要求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
解决措施和建议如下:
1.用人单位要严格按合同约定和法律规定及时支付工资,遇特殊情况及时与劳动者沟通说明。
2.劳动者若遭遇拖欠工资,先与用人单位友好协商解决。
3.协商无果,劳动者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