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结论:
用人单位未按劳动合同约定、集体合同规定及国家相关工资支付规定全额发放工资,或有工资项目未支付,或随意扣除工资,均属未足额支付工资。
法律解析:
根据法律规定,判断用人单位是否足额支付工资,要从多方面考量。工资数额上,需结合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及国家工资支付规定,实际支付低于标准则未足额,如约定月薪5000元却只发4000元且无正当理由。支付项目方面,工资包含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等,有项目未支付也属未足额,像季度奖金未发。同时,用人单位扣除工资需合法合理,无规章制度依据或未经法定程序扣除工资,同样认定为未足额支付。若遇到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工资的情况,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工资数额是认定未足额支付工资的重要考量因素。需结合劳动合同约定、集体合同规定以及国家相关工资支付规定来判断,若实际支付低于这些标准,且无正当理由,就可能构成未足额支付工资。
(2)支付项目也不容忽视。工资涵盖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只要有其中项目未支付,就属于未足额支付工资的情形。
(3)用人单位扣除工资必须合法合理。若无规章制度依据或未经法定程序就扣除劳动者工资,同样会被认定为未足额支付工资。
提醒:劳动者遇到工资未足额支付情况,应及时收集证据维护权益;用人单位则要严格依法支付工资,避免法律风险,具体案情建议咨询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1.未足额支付工资,指单位没把劳动者应得工资全发。
2.认定时,先看工资数额,要结合合同约定、集体合同及国家规定,实际支付低于标准就算未足额,比如合同定月薪5000,无理由只发4000。
3.再看支付项目,工资包含计时、计件工资、奖金等,有项目没发也算未足额,如季度奖金未给。
4.扣除工资要合法合理,单位不能随意扣,无制度依据或未走法定程序扣工资,也算未足额。
律师解答
1.用人单位未足额支付工资是对劳动者权益的侵害,认定该行为需综合多方面考量。一是工资数额方面,要结合劳动合同、集体合同及国家工资支付规定判断,若实际支付低于标准,无正当理由就构成未足额。二是支付项目上,工资包含计时、计件工资、奖金等,有项目未支付即未足额。三是扣除工资需合法合理,随意扣除也会被认定未足额支付。
2.解决措施和建议:劳动者应增强维权意识,留意工资发放情况,留存证据。若发现未足额支付,先与用人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用人单位应规范工资支付管理,严格按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发放工资,避免出现未足额支付情况。
律师解答
(一)劳动者若遇到未足额支付工资情况,可先与用人单位友好沟通,明确指出工资未足额发放问题,要求其说明原因并补足工资。
(二)若沟通无果,可收集相关证据,如劳动合同、工资条、考勤记录等,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让其介入调查。
(三)还能向劳动争议仲裁机构申请仲裁,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条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约定和国家规定,向劳动者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