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支付两倍工资。这是法律为保障劳动者权益,督促用人单位规范用工的重要规定。
(2)计算两倍工资时,先确定计算基数,要剔除加班费、非常规性奖金、福利性、风险性等项目,以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为准。这样能更准确地反映劳动者的实际劳动报酬。
(3)计算期间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算,最长不超11个月。如劳动者入职后单位未及时签合同,超过一个月的部分就需支付两倍工资。以具体例子来说,若月工资5000元,未签合同时长2个月,两倍工资差额就是10000元。
提醒:
劳动者要及时关注与用人单位签订书面合同的情况,一旦权益受损应尽快收集证据申请仲裁。不同案情的计算和处理方式有别,建议咨询以进一步分析。
律师解答
1.劳动仲裁中的两倍工资是对用人单位不依法签订书面劳动合同的惩罚性规定,目的是保障劳动者权益。这一规定能促使用人单位规范用工,也让劳动者在权益受损时可依法维权。
2.计算两倍工资,先确定计算基数,要剔除加班费、非常规性奖金、福利性和风险性等项目,以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为准。
3.计算期间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起算,最长11个月。比如劳动者入职后,用人单位晚几个月签合同,晚签期间就需支付两倍工资。
4.若遇到此类情况,劳动者要注意收集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如工资条、工作证等。发现用人单位未及时签订合同,可先与单位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向劳动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结论: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需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工资,计算时先确定基数,再明确期间,最长不超11个月。
法律解析: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订立书面劳动合同。若自用工之日起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支付两倍工资是对其不规范用工的惩罚,以保障劳动者权益。计算两倍工资,先按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剔除加班费等特殊项目确定基数,保证计算公平合理;再从用工满一个月次日起算,最长11个月,明确支付的时间范围。如劳动者入职后一段时间才签合同,未签合同期间可主张两倍工资。若遇到劳动仲裁中两倍工资计算等相关法律问题,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获取帮助。
律师解答
(一)计算基数:要把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里的加班费、非常规性奖金、福利性和风险性等项目去掉,剩下的数额就是计算基数。
(二)计算期间:从用工满一个月的次日开始算,最长不能超过11个月。比如入职后多久没签合同,就按相应时间段计算需支付两倍工资的时长。
(三)计算差额:用确定好的月工资计算基数乘以需支付两倍工资的月数,就能得出两倍工资差额。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第一款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律师解答
劳动仲裁两倍工资相关要点:
-支付情形:用人单位自用工超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签书面合同,需每月付两倍工资。
-计算基数:按劳动者正常出勤月工资,剔除加班费、非常规奖金等后的数额。
-计算期间:从用工满一个月次日起算,最长11个月。如入职3个月后签合同,中间2个月付两倍工资。
-示例:月工资5000元,未签合同2个月,两倍工资差额100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