律师解答
法律分析:
(1)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拖欠工资10天,若劳动合同有明确工资支付时间,单位逾期属违约,但这通常并非劳动者可直接离职的法定情形。
(2)当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时,劳动者可先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还能主张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照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3)若用人单位存在恶意拖欠工资情况,且双方有约定或者当地有规定短时间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即时离职,此时劳动者能直接离职并索赔。
提醒:
劳动者遇到工资拖欠问题,要注意区分不同情形,谨慎选择离职方式,必要时可咨询专业法律意见。
律师解答
(一)通常情况下,劳动合同约定了工资支付时间,单位逾期10天支付工资,劳动者不可直接离职。此时劳动者可与用人单位沟通协商,要求其尽快支付工资。
(二)若用人单位存在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情况,劳动者可以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并主张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根据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三)若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并且双方有约定或者当地有规定短时间拖欠工资可即时离职,劳动者可以直接离职并索赔。
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八条规定,用人单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劳动者可以解除劳动合同:(二)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第四十七条规定,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律师解答
1.通常情况下,用人单位拖欠工资10天,劳动者不能直接离职。若劳动合同约定了工资支付时间,单位逾期10天算违约,但一般不属可立即解约的法定情形。
2.当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报酬,劳动者可书面通知单位解除合同并主张补偿,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给一个月工资。
3.若单位恶意拖欠,且双方约定或当地规定短时间拖欠可即时离职,劳动者能直接离职并索赔。
律师解答
结论:
用人单位拖欠工资10天,通常劳动者不可直接离职,但在用人单位恶意拖欠,且有相关约定或规定时可直接离职并索赔。
法律解析:
如果劳动合同明确了工资支付时间,单位逾期10天支付工资构成违约,不过这一般不属于可立即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按照法律规定,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应先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还能主张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然而,要是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并且双方有约定或者当地有规定短时间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即时离职,那么劳动者就可以直接离职并要求赔偿。
若你在遇到用人单位拖欠工资等劳动权益问题时,对自身权益和处理方式有疑问,可向专业法律人士咨询,以便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律师解答
1.一般情况下,用人单位拖欠工资10天,劳动者不可直接离职。当劳动合同约定了工资支付时间,单位逾期10天虽构成违约,但这通常并非可立即解除合同的法定情形。
2.若用人单位未及时足额支付劳动报酬,劳动者应先书面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同时可主张经济补偿,经济补偿按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
3.存在特殊情况,若用人单位恶意拖欠工资,并且双方约定或当地规定短时间拖欠工资劳动者可即时离职,此时劳动者能直接离职并索赔。
建议劳动者遇到拖欠工资情况时,先明确劳动合同约定及当地规定,若符合直接离职条件,注意保留相关证据;若不符合,按法定程序书面通知单位解除合同并争取补偿。